English

2014年兩岸漁業產業項目合作對接會象山舉辦

2014年06月02日 11:31:00來源:台灣網

  5月28日上午,2014年兩岸漁業產業項目合作對接會在象山舉辦。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崔和在對接會上詳細介紹了近年來兩岸漁業的交流和交往情況,並表示兩岸漁業貿易真正實現了互利共贏,如何在兩岸之間建立公正、透明、便利的水產貿易是目前最亟待探討的地方。

  崔和在發言中說,近年來大陸水產品進出口額全線上升,出口額增速明顯較快的原因在於人民幣升值以及物流鏈的成本提高。同時大陸對臺的出口一直穩定在9萬噸至13萬噸。尤其是在ECFA實施之後,對臺的進出口量表現的非常突出,一直呈穩定上升的狀態。

  崔和指出,大陸對臺出口的產品主要是扇貝、魷魚、墨魚、對蝦、螃蟹以及海帶,這些產品不但在國際市場上佔有一席之地,在臺灣地區也很受歡迎。大陸從臺灣進口的水產品主要是凍青魚、黃鰭金槍魚和石斑魚。其中海帶和石斑魚是兩岸相互依存度最高的產品。

  崔和表示,無論是城鎮還是鄉村,大陸城鄉每人平均水產品消費逐年增加,且消費的主要區域分佈在東南沿海。從消費形式上講,雖然大陸還是以鮮活水產為主,但加工的水產品在近幾年越來越被年輕一代接受。由大陸深加工而成的虱目魚魚糜製品尤其體現了這一點。

  崔和特別提到,兩岸漁業方面最成功的兩個案例要數羅非魚和石斑魚,在兩岸優勢互補的情況下,這兩種產品在國際上取得了相當大的競爭優勢,佔據了很大一部分市場。這其中以石斑魚最為突出,海南、廣東和福建等地到處都能看到臺灣技術人員的身影,臺灣同大陸一起合作的基地也有很多。

  崔和還表示,兩岸漁業現在主要以“二次經銷”為模式。以石斑魚為例,先從高雄的養殖場進入廣東的饒平,再從饒平分銷到大陸各地。石斑魚從高雄到北京前後總共需要大概70個小時左右,而在臺灣當地石斑魚的價格要比在北京便宜1/4。

  崔和在發言的最後強調,兩岸之間的貿易確實實現了互利共贏,而如何建立公正、透明、便利的水產貿易以及就加工、漁業合作、資源方方面面的協商是下一步最需要探討的問題。(台灣網記者 林天泉)

[責任編輯:李桂英]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