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臺灣退役將軍緬懷戴安瀾:兩岸是一家 不能再分家

2014年11月25日 13:25:00來源:台灣網

  台灣網11月25日蕪湖消息 23日下午,在戴安瀾將軍誕辰110週年之際,兩岸黃埔同學及後代來到安徽蕪湖赭山公園的將軍墓前致祭,緬懷這位被譽為“黃埔之英,民族之魂”的先烈。

  列隊肅立,敬獻花籃,三鞠躬,繞墓一週。儀式在肅穆的氣氛下完成。

  戴安瀾,本名衍功,安瀾二字是他考入黃埔軍校後重起之名,他目睹國破民亂,自己要如亂世中海鷗力挽狂瀾報效國家,取名安瀾,自號海鷗,而他為自己四個子女所取的名字,皆與國難和抗日有關。將軍抗戰期間戰功赫赫,1942年5月底,不幸因傷重於緬甸殉國。

  將軍墓前,親手為將軍獻上花籃的臺灣退役陸軍上將、中華戰略學會理事長王文燮感概良多。

  “在大陸,戴安瀾將軍的歷史過去很多人不清楚,這幾年才慢慢為人所知受到尊重。當年抗戰所有為國犧牲的,不管是高級將領、還是普通戰士,國家都給予了烈士的榮銜,這是非常了不起的一件事”,王文燮說。

  對於過去往往回避不談的國軍將領,大陸現在也重視作民族主義教育,他認為非常有意義。在他眼中,這代表著“讓所有的中國人都知道,當年為了保衛國家民族犧牲的將士,不管他是什麼黨派,都應當被尊重。”“我的直觀感受是,我們中國人是不分黨派的,只問你是不是愛國,是不是為了民族的利益。”

  80多歲的王文燮自己也是“黃埔人”,作為黃埔後輩,他對戴將軍的為國犧牲非常敬重。在臺灣,鳳山軍校就有以將軍名字命名的“安瀾樓”。“為什麼?因為,將軍是我們學習的典型、傚法的典型。”王文燮重重的說。

  在大陸,戴安瀾將軍一樣受到敬重。在23日舉行的紀念將軍誕辰的座談會上,前來參會的有上至95歲的耄耋老人,下至不足2歲的幼兒,參與紀念人員的範圍,相當之廣。

  此次參與祭拜的臺灣退役陸軍少將、中華戰略學會副秘書長鄭禮國,此行專來向戴安瀾將軍致敬。在他眼中,將軍“是我們的民族英雄”。“抗戰時期,我們的國力、軍隊訓練與裝備等都不能與日本相比,就在那樣的條件下,戴將軍還能訓練出第200師那樣的精銳,而且作戰時身先士卒,取得了緬甸戰場上兩大戰績”,令人深以為豪。

  將軍身後事備極哀榮,國民政府為之舉行了全國性的追悼大會,國共兩黨、社會各界紛致哀辭,在中國近現代史上,戴安瀾是唯一一位同獲毛澤東、蔣介石輓聯的將領,也是為數不多的兩岸都推崇敬仰的民族英雄。

  “我們所有的奮鬥都是為了人民的幸福”,臺灣退役陸軍中將、中華黃埔四海同心會會長羅文山表示,“戴安瀾將軍之所以偉大,在於他的犧牲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全民族的獨立與解放”。站在將軍墓碑旁側,他給自己的祭拜之行留下了充滿敬意的合影。

  初冬的蕪湖,天氣晴朗,氣候溫和。赭山腳下公園內遊人如織,年輕的媽媽帶著孩子乘船戲水,老人們閒坐聊天,也有戲班子拉場獻藝,周圍聚滿了觀眾,一片和樂。將軍一生追求國家統一、民族富強,此景可以聊慰英魂。

  撫今追昔,見賢思齊。民族雖然已經開始復興征程,但國家尚未實現完全統一。作為黃埔後人,如何在推進兩岸關係方面發揮作用,是每一個黃埔人面對先烈應當思考的問題。

  站在戴安瀾將軍墓前,臺灣退役陸軍少將鄭禮國表示,以史為鑒,兩岸只有合起來才能發展的更好,應該發揚先輩愛國、團結、奮鬥的精神, 為推進兩岸關係的發展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

  羅文山則表示,“團結奮鬥是黃埔同學應該始終貫徹的”,“國家是因內戰分裂,但既然是自己而非外來壓迫造成的分裂,為什麼不自己團結呢?”

  “現在,我們應該把團結奮鬥的精神發揚在經濟、社會方面的建設上來。黃埔同學聚在一起,就是要研究怎樣凝聚精神,為中華民族在21世紀創造更為輝煌的前程。兩岸是一家,不能再分家。”羅文山說。(台灣網記者 楊麗)

[責任編輯:段雯婷]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