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青年初體驗:原來我們對大陸有很多誤解
由清華大學學生海峽兩岸交流協會主辦的“銘記歷史·紀念抗戰勝利70週年”兩岸青年圓桌論壇暨系列活動在北京宋慶齡故居舉行閉幕儀式。(台灣網 普燕 攝)
台灣網11月29日北京訊 (記者 普燕)“來之前,我對大陸是恐懼和不了解的,對大陸的認識也僅限于臺灣媒體的片面和刻板報道。但三天的大陸行程,讓我的觀念產生很大變化,其實‘我們都一樣’,兩岸青年友善、真誠地對待彼此,讓我收穫了很多友誼。”
28日下午,由清華大學學生海峽兩岸交流協會主辦的“銘記歷史·紀念抗戰勝利70週年”兩岸青年圓桌論壇暨系列活動在北京宋慶齡故居舉行閉幕儀式。來自臺北的大學生劉衍彤在會上分享了自己的心得體會。
據悉,來自清華大學、南開大學、北京師範大學、臺灣科技大學、臺北大學等兩岸高校的二十余名學生代表參加了此次交流活動。三天行程中,兩岸青年參觀了盧溝橋抗日戰爭紀念館,聆聽了專家講座,舉辦青年圓桌主題論壇,還參觀了故宮、南鑼鼓巷、後海等地。據悉,這是一次完全由學生主導的兩岸青年交流活動。
當天的閉幕式上,同學們就參與論壇、講座和參訪活動的感想進行成果展示和交流。兩岸青年還圍繞“紀念抗戰勝利”、“兩岸關係發展”以及青年在兩岸關係發展中的角色和責任發表了各自觀點。
劉衍彤提到,主辦方組織的《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的講座讓自己最感意外。通過老師的講解,劉衍彤看到了一個與既往印象中所不同的大陸政治意識形態,“其實,很多理論在臺灣政治學書中也有提到,只是因為不了解,導致產生了很多誤解。”
臺灣學生代表王文凡也表示,通過交流活動,對大陸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有了深入了解。“只有了解了,才有資格評論”,很高興兩岸青年人能放下歧見,彼此敞開心扉,真誠交流。
閉幕式同時宣佈了于10月25日至11月12日舉辦的“鑒往知來,求同存異”紀念抗戰勝利徵文活動結果,12篇優秀徵文將積整合紀念文集發佈。
清華大學學生海峽兩岸交流協會是在清華大學港澳臺辦公室、清華大學臺灣研究院指導下,致力於通過學生力量促進兩岸青年交流的學生組織。清華大學學生海峽兩岸交流協會會長謝孟希說,希望通過此次活動的舉辦,加深兩岸青年對抗日曆史的了解,緬懷已故先烈,與此同時,促進青年的文化交流,增進雙方共識與歷史認同感。(完)
[責任編輯:李瑞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