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婚姻家庭子女湖南洪江學儒從商漸入佳境
營員們學經商之道。 洪江古商城供圖 攝
中新網懷化7月23日電 題:兩岸婚姻家庭子女湖南洪江學儒從商漸入佳境
記者 唐小晴
“一下五去四,三下五去二,一去九進一……”“掌櫃”示範完畢,身著明清時期藏青色夥計服的臺北少年王仁德坐下來開始學打算盤。“這是做生意的基本功,會算賬很重要。”王仁德說道。
23日,正在“中國第一古商城”湖南洪江古商城舉行的2016兩岸婚姻家庭子女財商特訓營進入第七日。經歷了“夢想”、“伯樂”、“謀生”三個主題特訓日,兩岸青少年成功進入“客棧”、“藥號”、“鏢局”、“報館”工作,學儒從商漸入佳境。
地處湘西的洪江古商城距今有3000年文明歷史,是中國內陸最早、最大、最完整的商業重鎮,商賈雲集,素有“一個包袱一把傘,來到洪江當老闆”的典故,保留有“吃虧是福”、“外圓內方”等商道精髓,堪稱中華商道文化完好傳承的典範。
在這座明清商業古城中,兩岸青少年需白手起家,完成從“夥計”到“掌櫃”的蛻變,培養自身就業創業意識。
臺北領隊許小芬表示,為塑造營員們的經商之道,主辦方邀請了湖南踐行國學公益基金會理事長顏愛民授課,傳遞“天人合一”等儒家理念。每天清晨,營員們還一起誦讀《弟子規》,共練太極拳,從待人接物的守則規範中體會傳統道德教育的內涵,感悟傳統儒、道哲學精髓。
學習店內基本日常事務打理是營員們的“必修課”,包括採購貨物、押送貨物、預定客房和刊登廣告,以此掌握經商之道。
“市場上的商業資訊變幻莫測,從商人員魚龍混雜,活動可以考驗他們的經商功底。”負責夏令營活動的章斌表示。
為當上經驗豐富的“掌櫃”,營員們使出渾身解數。在實戰中,有的營員卯足了勁和小攤販磨嘴皮,不惜花足半個小時也要一單賺足。
臺北少年王仁德頭腦靈活,通過“打工”賺足“銀子”,還學會了生火做飯。“活動有意思,需要動腦子。”從“離鄉”到“謀生”,王仁德體會到團隊協作的重要性和父母持家的艱辛。“我要用自己的雙手賺取‘工錢’,當上‘掌櫃’。”
幾天的磨練,來自洪江的李以洋儼然是一位經商老手。憑藉流利的口才,他總能取悅商家,節約了許多采購成本。“做生意,洽談溝通很重要,還要善於察言觀色,學會交真朋友。”李以洋說。
主辦方表示,除了培訓不同主題的財商課程,兩岸婚姻家庭子女還要利用晚間學習商道文化和經營技巧,分享付出與收穫中的苦辣酸甜,進而深入了解彼此。(完)
[責任編輯:趙苗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