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蒼南由“長三角”的末梢向“海西”前沿轉變

2011-12-01 09:01:00
來源:溫州晚報
字號

  2011年5月18日,浙江省政府正式批准設立浙臺(蒼南)經貿合作區,意味著蒼南大力發展海洋經濟、積極參與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有了一個重要的平臺,實現了蒼南區位條件由“長三角”的末梢到“海西”前沿的歷史性轉變。面對這一難得的歷史和戰略發展機遇,蒼南將啟動實施“雙海雙區”戰略,即努力把蒼南建設成為浙江省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參與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先行區(簡稱“雙海雙區”),為蒼南實現轉型發展、崛起跨越,打造浙南閩東北最具活力的工貿生態濱海城市提供強勁動力。

  浙臺(蒼南)經貿合作區目標是要到2020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1000億元,其中海洋經濟佔國內生產總值比重達35%,財政收入100億元以上。這將使蒼南縣助力溫州“挺進海洋、融入海西、對接臺灣、領跑浙江”。

  ■“雙海雙區”打造全新宏偉藍圖

  浙江省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

  國務院於今年2月正式批復《浙江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規劃》,浙江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蒼南作為溫州最南部的大都市區副中心,以及浙江省唯一一個省級對臺經貿合作區,海洋資源豐富,海岸線長且灘塗資源豐富,海洋旅遊資源開發價值極高,發展海洋經濟具有區位、產業、體制機制等明顯優勢,潛力巨大,在浙江海洋經濟示範區建設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為加快推進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建設,蒼南已初步編制完成《蒼南縣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規劃實施意見》,擬將蒼南所轄行政區劃全部納入規劃範圍,陸域面積1261平方公里,海域面積3783平方公里。規劃重點為龍港、金鄉、赤溪和馬站等4個沿海城鎮,陸域面積約448.7平方公里,總人口63.5萬人。

  蒼南將力爭用五年時間,使海洋經濟總量規模顯著擴大,發展品質持續提升,空間佈局更趨合理,發展平臺基本成型,配套設施基本完善,生態環境明顯改善,特色海洋產業體系形成,海洋經濟成為戰略增長點,努力把蒼南建設成為浙江省海洋經濟發展帶的重點開發區,浙南閩北一流的濱海休閒旅遊度假勝區。

  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先行區

  “十二五”時期,蒼南將圍繞“參與海西協作,打造互動協調合作的新型區域發展格局”戰略任務,充分發揮蒼南位居浙閩臺邊際的區位優勢,依託自身優勢資源和產業基礎,以浙臺(蒼南)經貿合作區為對接海西主要平臺,全面參與海西經濟區建設和對接臺灣地區發展。

  蒼南將以“融入海西、對接臺灣”為己任,著力加快空間平臺的打造和基礎設施的快速投入,突出國家級臺灣農民創業園、省級浙江蒼南工業園區、沿海臨港產業基地、霞關貿易物流園等承接臺灣先進產業轉移的大空間、大平臺、大基地建設,加快規劃建設平臺園區配套服務設施,合理劃分設置平臺園區功能,分類承接臺灣現代農業、先進製造業和高端服務業。

  全力推動蒼南海上對臺客貨直航,著力打造對臺交通物流綜合通道。力爭通過10年~20年建設,以承接臺灣現代農業、先進製造業、現代服務業為重點,以平臺設施建設為支撐,創新區域合作體制機制,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開展對臺經貿合作、文化交流和人員往來,把浙臺(蒼南)經貿合作區打造成為浙江參與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加強對臺經貿合作的重要平臺和國內一流的臺商投資區,把蒼南建設成為浙江參與海西經濟區建設和對接臺灣地區發展的先行區和“橋頭堡”。

  ■搭建平臺,開展對臺經貿合作

  蒼南在激烈的區域發展競爭中,由於處在長三角經濟區最末端,接受區域輻射和帶動效應不明顯,而這幾年浙南地區的發展也明顯慢于浙北地區。自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從長三角經濟區的“末梢”一躍成為我省對接海峽西岸經濟區的“前沿”,其戰略地位凸顯出來。

  蒼南地處浙江“南大門”,是浙江省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和海峽西岸經濟區的黃金交匯處。浙臺(蒼南)經貿合作區成立對蒼南來說是難得的發展機遇,蒼南將圍繞建設“國內一流的兩岸經貿合作平臺”這一發展定位,不斷加大基礎設施投入、產業平臺打造和對臺人員經貿往來,努力將浙臺(蒼南)經貿合作區建設成為國內一流的兩岸經貿交流合作平臺和我國沿海先進製造業重要基地、港口物流基地、民營經濟創新發展示範區。

  蒼南將著力體現對接海峽西岸經濟區“橋頭堡”這一概念和特色,包括區位優勢和海洋資源優勢這兩大特點。以全縣區域作為戰略規劃範圍,以承接臺灣現代農業、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為突破口,以加快平臺設施建設和創新經貿合作體制機制為支撐,充分整合目前境內國家級蒼南臺灣農民創業園、省級浙江蒼南工業園區、沿海臨港產業基地、霞關對台貿易物流園等多個區塊,形成“一區多園”的空間格局,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開展對臺經貿合作和人文交流。

  ■硬體已具備,軟體環境不斷完善

  在打造好硬體環境的同時,將按照先行先試的原則,蒼南縣將不斷完善軟環境建設,打造投資價值洼地,吸引臺商和各路資本投資建設浙臺(蒼南)經貿合作區。

  按照國家賦予海峽西岸經濟區實施先行先試的政策,蒼南縣將積極爭取國家和省、市相關部門根據各自職能分工,儘快出臺支援浙臺(蒼南)經貿合作區建設的更加靈活、更加開放的具體政策措施,在規劃建設、用地用海、港口貿易、稅費減免、通關便捷、金融支援、利益保護、準入門檻等方面實行更加優惠、更加方便的政策規定,形成吸引臺商和各路資本投資的價值洼地。

  同時,還將積極推進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投融資體制改革、區域金融改革創新、民營經濟創新發展、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小城市綜合改革和中心鎮培育,著力探索建立統分結合的領導管理體制、便捷高效的工作運作機制和成果共用的利益平衡機制,以體制機制改革創新來加快推動浙臺(蒼南)經貿合作區建設。並積極推動建立健全與海峽西岸經濟區相關縣(市)和有關合作區的定期聯繫溝通制度,建立與臺灣主要行業和主要縣(市)的定期聯繫和溝通制度,鼓勵蒼南企業、社會團體加強與臺灣地區在交通、產業、市場、口岸等方面的協作,促進兩岸經貿交流合作。

  如今,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和海西經濟區在蒼南交匯,通過區域性的對接,特別是與一水之隔的臺灣之間的合作,發展前景十分看好。僅在浙臺(蒼南)經貿合作區授牌儀式當天,臺灣芃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京翰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臺灣嘉農農業發展基金會等三家臺灣企業就現場與蒼南縣人民政府簽約,達成意向投資近40億元。

[責任編輯:李瑞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