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學院紅山文化國際研究中心獲悉,上個世紀70年代以來,一系列重大考古發現深刻地揭示出這樣一個歷史事實:西遼河流域是中國最早出現龍崇拜的地區,中華民族崇龍的習俗,應該追溯到紅山諸文化。
目前所知,早在距今8000年前的興隆洼文化時期,中國人就已經出現了龍神崇拜。其中查海遺址和白音廠汗遺址曾發現有崇龍跡象。查海龍跡發現在兩塊精工製作的陶片上,均為龍身紋飾,龍身上均佈滿規整的鱗片紋。
距今7000年前的西遼河一帶的崇龍習俗又有了重要發現。考古學家在屬於趙寶溝文化陶器中,發現了一批飾有飛鹿、神鳥、豬首蛇身靈物圖案的尊形器。器身所飾豬首蛇身靈物,同紅山文化玉雕豬龍相通,因此被學者們稱為豬首龍。周身帶鱗的飛鹿,也被學者們視為鹿首龍。如果說興隆洼時期的龍跡從形象上說還不夠完整、不夠充分的話,那麼趙寶溝文化陶尊上的豬首龍和鹿首龍,則屬於我國早期比較完整的神龍形象。
紅山文化時期的龍崇拜,已達到十分熾烈的程度。1971年,考古工作者在內蒙古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發現一件大型墨綠軟玉雕龍,經專家認定,這是我國年代較早、製作最精的玉龍。繼三星他拉玉龍之後,又在西遼河流域發現了10余件豬首蛇身、桃形環狀玉器,學術界稱其為玉豬龍。
龍身圖案最早見於內蒙古赤峰市紅山後彩陶標本,後來在巴林右旗等地也有發現。鱗紋圖案的典型標本是赤峰市蜘蛛山出土的一件斂口彩陶罐。到了屬於小河沿文化時期,仍然可以在彩陶上找到簡化的鱗紋圖案。到了夏家店下層文化時期,彩繪陶器中的龍紋已經成熟多變,豐富多彩,但基本裝飾形式仍與紅山文化一致,顯示出一脈承襲的親緣關係。
我國中原商代玉器中的龍與銅器龍紋,分別與紅山文化玉龍和彩陶龍紋相暗合,中原地區發現的屬於早期龍山文化的陶寺遺址彩陶龍紋,其表現形式也與紅山文化彩陶龍身紋基本一致。因此,紅山文化崇龍習俗,是中原地區崇龍習俗的淵源,紅山文化的龍神崇拜,構成中華文明重要因素之一。
來源:新華網 呼和浩特電 記者 丁銘
編輯:姍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