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歷史,習近平告訴我們要永遠銘記!
來源:央視網
2018年09月18日 10:45:00A
“偉大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
是中國人民近代以來爭取獨立自由史冊上
可歌可泣的一頁,
是中華民族歷史發展進程中
飽經滄桑的一章。”
圖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
盧溝橋畔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
雄偉而莊嚴
紀念館前的廣場上
鮮艷的五星紅旗迎風飄揚
圖示:1945年9月2日,日本外相重光葵代表日本天皇和政府在投降書上簽字
回望七十三年前
在包括中國在內的9個受降國代表的注視下
日本簽署無條件投降書
歷經十四年艱苦卓絕的抗日戰爭
中國人民迎來勝利的曙光
侵略者的罪行
被永遠寫在史冊上
圖示:1945年9月,北平(今北京)各界民眾慶祝抗戰勝利。
圖示:延安軍民慶祝抗戰勝利。
歷史不容忘卻
1931年9月18日
日本關東軍炸毀柳條湖附近一段鐵軌
反誣中國軍隊所為
並以此為藉口
進攻東北軍駐地北大營
炮轟瀋陽城
瘋狂的侵略戰爭由此開始
山河破碎,生民流離
圖示:1931年9月18日夜,日軍焚燒北大營
圖示:日軍裝甲車行駛在瀋陽的大街上
1937年7月7日,夜
日本侵略者制造了震驚中外的盧溝橋事變
中華民族
到了最危險的時候
圖示:這是日本侵略軍佔領下的盧溝橋
“在那個血雨腥風的年代,
抗擊侵略、救亡圖存
成為中國各黨派、各民族、各階級、各階層、各團體
以及海外華僑華人的
共同意志。”
圖示:東北抗日聯軍第1路軍總司令楊靖宇
英雄不容忘卻
東南滿地區秋冬季反“討伐”作戰中
楊靖宇率軍與日寇血戰于白山黑水之間
冰天雪地,彈盡糧絕
他以枯草、樹皮充饑
孤身一人與大量日寇週旋戰鬥幾晝夜後壯烈犧牲
時年35歲
圖示:八女投江的烏斯渾河
1938年10月
東北抗日聯軍第五軍婦女團八名女官兵
為掩護部隊主力撤退
被敵軍圍困河邊
八人視死如歸
挽臂涉入烏斯渾河,沉江殉國
她們中年齡最大的23歲
最小的年僅13歲
華北平原上的一個普通莊戶人家
門口曾寫著這樣一副對聯:
萬眾一心保障國家獨立
百折不撓爭取民族解放
橫批:抗戰到底
“英雄母親”鄧玉芬
便是這千千萬萬“抗戰到底”的普通民眾之一
她舍家紓難
把丈夫和5個孩子全部送上前線
他們相繼戰死沙場
鄧玉芬臨終前
對鄉親們說
“把我埋在大路邊,我要看著孩子們回來。”
……
3500多萬人的犧牲
守住了一個風雨飄搖的中國
中華兒女血與肉的身軀
築起抗擊日本侵略者的鋼鐵長城
“在血與火的洗禮中,
古老的中國鳳凰涅槃、浴火重生,
開啟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新的歷史征程。”
七十三年,彈指一揮間
寸寸山河
記錄著侵略者的暴行
見證著中華民族的苦難
注視著中華民族的崛起與奮進
圖示:1970年4月24日,運載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的“長征”一號運載火箭成功發射
圖示: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與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成功實現自動交會對接,景海鵬、陳冬兩名航太員進駐天宮二號,中國載人航太工程穩步進入“空間站時代”
圖示:中國自主研製的新一代隱身戰鬥機殲-20,首次開展海上方向實戰化軍事訓練,進一步提升空軍綜合作戰能力
圖示:中國海軍遼寧艦正在航行
從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成功發射
到載人航太飛速發展
從“遼寧”號航母建成服役
到首艘國產航母下水試航
從殲5的批量生產
到殲-20隱形戰鬥機的入役
中國正在以昂揚的姿態走向世界舞臺中央
圖示:朱日和建軍閱兵式上受閱的核導彈方隊
圖示:坦克方隊和空中突擊梯隊
2017年7月30日,朱日和
受閱官兵列陣沙場
以戰鬥姿態接受黨和人民的檢閱
英姿颯爽,氣勢如虹
圖示:海上閱兵,遼寧艦航母編隊精彩亮相,一大批新型潛艇、水面艦艇、作戰飛機集中展示
圖示:受閱艦艇按作戰編組組成戰略打擊、水下攻擊、遠海作戰、航母打擊、兩棲登陸、近海防禦、綜合保障7個作戰群
2018年4月12日,南海
受閱部隊氣勢雄壯、裝備精良
破浪前行,向海圖強
他們用行動證明
這支人民軍隊
有能力打敗一切來犯之敵
有信心守護用血與淚換來的和平!
“中國這頭獅子已經醒了,
但這是一隻和平的、可親的、文明的獅子。”
她趟過飽經滄桑的昨天
奔跑在奮發圖強的今天
正大步邁向和平繁榮的明天
(文/孟利錚)
圖片來源:新華網、人民網、中國軍網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