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網

災害無情,但人可更有為(人民時評)

來源:人民日報

2018年10月15日 13:22:00A

  居安思危、防患未然,牢固樹立底線思維,有效提升防治能力,讓防災減災意識深入人心

  防災減災,是處理人與自然關係的一個重要命題。近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三次會議,研究提高我國自然災害防治能力,為加強自然災害防治提出了明確要求、作出了全面部署。如何趨利避害、防治結合,切實提升我們應對災害的能力與水準,再次成為社會關注的話題。

  大自然既有美麗溫良的一面,也有咆哮不安的時刻。回溯既往,人類與自然災害的每一次抗爭,都在文明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記。2008年,四川汶川發生特大地震,霎時間山河破碎,悲慟至今難消。前不久,印度尼西亞中蘇拉威西省發生強烈地震並引發海嘯,造成巨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毀壞的家園、逝去的生命,一次次向人類展示了大自然的無窮破壞力,也反覆敲響了加強防災減災能力建設的警鐘。

  我國是世界上自然災害影響最嚴重的國家之一。面對這樣的國情,黨和政府始終高度重視自然災害防治,發揮我國社會主義制度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政治優勢,防災減災救災成效舉世公認。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防災減災救災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舉措新要求。從高規格發佈推進防災減災救災體制機制改革意見,到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組建應急管理部,再到此次中央財經委會議專題研究提高自然災害防治能力,通過不懈努力,我國自然災害應急管理體系初步形成,防災減災救災工作取得顯著成效。事實證明,在防治自然災害的實踐中,我們淬煉了本領,也增強了自信。

  但也應看到,目前我國自然災害防治能力總體還比較弱。與此同時,我國自然災害多發頻發重發的基本國情沒有改變。在全球氣候變化的影響下,地震、地質、洪澇、乾旱等各類災害交織多發;在經濟發展、財富聚集、人口集中的背景下,自然災害的複雜性、衍生性、嚴重性也在增長。尤其是在當前決勝全面小康的關鍵時期,貧困地區往往也是自然災害多發頻發地區,防止因災致貧、因災返貧的壓力不減。當此之時,迫切需要抓緊抓實相關工作,不折不扣地落實好這次會議的各項要求,真正建立高效科學的自然災害防治體系,提高全社會自然災害防治能力,為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國家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今年9月,面對超強颱風“山竹”的嚴峻考驗,我們為什麼能夠做到從容不迫、有序有力?關鍵就在於預警充分、措施得當,形成了應急處置的社會合力,構築了防災減災救災的立體體系。統計顯示,今年以來,國家減災委、應急管理部已啟動14次國家Ⅳ級救災應急響應,有效預警、應對、處置了各類災情。“防災減災救災事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事關社會和諧穩定,是衡量執政黨領導力、檢驗政府執行力、評判國家動員力、體現民族凝聚力的一個重要方面。”這也啟示我們,做好自然災害防治工作,不單是有關部門的事情,更是每一位現代公民必須具備的意識和能力。

  10月13日是第二十九個國際減災日,今年的主題是“減少災害損失,創造美好生活”。災害無情,但人可以更有為。居安思危、防患未然,牢固樹立底線思維,有效提升防治能力,讓防災減災意識深入人心,我們就能在與災害的一次次交手中不斷成長。

責任編輯:楊永青

分享到: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