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網

臺灣香蕉“金價”變“土價” 銷陸挂零蕉農無助怒斥蔡當局

來源:台灣網

2017年10月17日 11:03:00A

  臺灣包袱鋪,香蕉多了也是愁!我是一日三餐靠吃香蕉減肥卻依舊挽救不了臺灣香蕉市場價格低迷的大侃子~。

  對於“靠天吃飯”的農民來說,種啥得啥的大豐收景象絕對是喜聞樂見的,但若是大多數農民都緊著一種農產品種植的話,到豐收時市場就難免會出現“供過於求”的現象,那到時,市場通貨膨脹、商品價格降低甚至暴跌,恐怕“喜事”也會變“愁顏”。

  近段時間,臺灣的香蕉農戶就遭遇了如此慘景,“金蕉”成“土蕉”,蕉農慘兮兮啊……

  臺灣一直有著“香蕉王國”的美譽,但只要某一年香蕉盛產滯銷,它馬上就成了蕉農與政治人物共同的大麻煩,比如,今年的臺灣香蕉就攤上大事了!

  且聽侃爺細細道來:

  臺灣香蕉的主要產區包括高屏地區的南部蕉及中部地區的山蕉,前者在上半年采收,後者則是下半年,如此產期錯開以保證臺灣全年的市場供應需求。但去年受連續風災的影響,南部的香蕉產地受創,導致今年上半年因缺乏供應而使得香蕉價格屢創新高,1月,臺灣香蕉零售價更一度創下每公斤138元(新台幣,下同)的天價。

  遵循“物極必反”的規律,臺灣香蕉的“噩夢”也開始了。

  那些被颱風吹倒的蕉樹不僅沒有被蕉農連根刨除,反而在原地重新生長了;另有一些農民還趁著香蕉價格高漲時,不顧面積已超種執意一搏。結果今年颱風侵臺數較少,香蕉產地未受損,產量驟增,全年約產35萬公噸,比以往多了24%。

  更糟糕的是,在產量上供過於求的臺灣香蕉,還被品質欠佳的南部蕉拖累了拍賣價,轉眼間,這香蕉價便呈現斷崖式的墜落,現在一般收購市場僅給出了10元的“賤賣價”,還有的產地賣到每公斤1元的破盤價!

  2016年10月至2017年9月臺灣香蕉每公斤拍賣均價表(單位:新台幣;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才9個月的時間,“金蕉”就慘變“土蕉”,面對1公斤香蕉換不到1顆雞蛋的窘狀,臺灣已有蕉農忍痛棄採,“1公斤賣不到6元,我寧可放到爛,也不要再費力采收”;還有蕉農表示,“最近因為吃香蕉胖了5公斤,連山上的猴群都胖了不少!”

  面對島內香蕉成災、蕉農哀聲哉道的情況,網友和臺媒首先將矛頭指向了臺“農委會”,有網友稱其根本“是一個完全失能的機關組織”:

  有網友劍指蔡英文大位,直指是蔡當局“德不配位”,蕉農才遭遇了“香蕉危機”,同時“躺槍”的還有民進黨的“錢沾”和“新南向”:

  更有人大發感嘆“還是馬英九好”:前幾年的臺灣香蕉光是批發價也要100多塊。

  連臺灣《中國時報》都發表文章直指“農委會”管控失當是令臺灣“蕉金蕉土”陷入如坐雲霄飛車般境遇的核心問題,更稱其實“農委會”老早就可預防蕉價問題,無奈官員死守著農業自由生產的心態,放任農民無視超種預警,不願強勢介入管理,在眼睜睜看到蕉價崩盤後又不懂得自我檢討。此舉完全凸顯了“農委會”沒有能力從根本解決問題,只抱著得過且過的消極心態。

  臺媒還指出,如今的兩岸關係已不似馬英九執政時期般交往密切,自蔡英文上臺後,兩岸關係急凍,銷往大陸的“政治香蕉”從2012年的629噸驟降到2015年的18噸,今年更是銷陸挂零,榮景已不再,蕉農無助!

  其實,這已不是臺灣第一次出現香蕉產量過剩的問題,而以往大陸對幫助解決該問題起到了不容忽視的絕對作用

  旗山區前鎮長林義迪就說起了臺灣在2011、2012年發生香蕉過剩問題時情況,他表示,當時兩岸有良好互動,透過大陸有關方面一口氣就能從臺灣採購上百萬箱的香蕉,一次便解決了島內香蕉過剩問題。

  中埔農會香蕉產銷班長陳國柱也“現身說法”的講述了他種植香蕉10餘年間遇見過的2次價格崩盤的經歷:上一次“農委會”出來保價收購後大批銷往大陸,價格沒多久就漲起來。

  而如今到了蔡英文領導的民進黨執政時,面對同一情況,臺當局給出的解決辦法不僅讓老蕉農感嘆“農民最弱勢”,連產銷班長都無奈道“賠了錢也得撐下來”。

  那麼,一向提倡“綠色執政”的蔡當局是如何為民計民生“排憂解難”的呢?

  據臺灣“聯合新聞網”報道,為了挽救臺灣香蕉價格低迷的慘狀,民進黨“立委”邱議瑩已經打了3個電話請臺灣防務主管部門採購香蕉,結果你猜怎麼著?對方的答覆是:官兵已經連續吃了2個月香蕉了……

  侃爺看到這裡也是real佩服臺官兵,不僅身負“維安”重任,還肩負“內銷”香蕉之責。

  當然,光靠臺軍吃香蕉肯定是緩解不了島內“香蕉之災”的,旗山臺青蕉樂團團長王繼維15日就表示了,臺當局會以每公斤6元的價錢收購香蕉的。但問題又來了,種香蕉的成本可是1公斤16元啊,收購看似可憐農民,但實際上對農民而言卻是收1公斤賠近2公斤的買賣,這還不算搭上人工采收的成本……也許在蔡當局來看:我若不收購,你可連1元都沒有啊!

  除了“內銷”外,臺“農委會”也是不斷擴大“外銷”市場,畢竟,曾有“香蕉王國”之稱的臺灣在2003年時,外銷量便已高達33161噸了。但遺憾的是,以小農生產為主的臺灣香蕉,在產量、賣相及保鮮技術等方面均被近年來大規模種植香蕉的菲律賓、厄瓜多等地趕超,加之低價競爭的影響,截止到2015年,臺蕉的外銷量已大幅下滑到1585噸。以日本為例,2013年時其進口的臺灣香蕉產值為10.4億元,但2015年時僅剩6.1億元,臺灣香蕉在日本的市場佔有率更從80%跌到不足0.2%,

  如此慘狀讓臺“農委會”這樣的“失能”機構也深知臺灣香蕉面臨著亟需開拓新興市場的需求,於是偏好“金黃色水果”的中東市場樞紐地區迪拜便成了臺當局的新目標!

  原本這捷報應是好事一樁,但臺“農委會”卻自掀成本價,公開表示希望收購價為每公斤16元的臺灣香蕉到了迪拜後可以賣到50元。難道他們不知道就商業買賣而言這是犯了大忌嘛?難道他們認為迪拜業者在知道臺蕉底牌後會甘心當“冤大頭”嘛?

  當然,還有補助盤商收購、把香蕉做成果幹、成立“臺農發”公司為自己賺利潤等這些令人搖頭的“明智之舉”……

  香蕉跟政治,看似八竿子打不著的兩者卻一直難以擺脫干系,如今因蔡英文當局不承認“九二共識”而令兩岸關係急凍,臺蕉的銷陸挂零更使蕉農深陷囹圄,也難怪會讓臺灣民眾感嘆“當局者無能”了。“賣香蕉”的遊戲,讓島內的農民變成了賭徒、盤商變成投機客、政客變成施捨者,敢問:臺灣香蕉的未來在哪呢?

  聲明:本文為“臺灣包袱鋪”團隊投稿作品,內容係作者個人觀點,與“台灣網”無關。

責任編輯:楊旋

分享到: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