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當局上臺後妄圖搞兩岸經貿“脫鉤斷鏈”。(圖片來源:臺灣“中時新聞網”)
民進黨當局上臺後為推行所謂“抗中保臺”路線,處心積慮地搞兩岸經貿“脫鉤斷鏈”。事實證明,臺灣經濟發展離不開大陸,此舉傷害的是廣大臺灣企業和民眾的切身利益。
21日,在島內舉行的一場活動上,賴清德一邊抹黑攻擊大陸的經貿政策,一邊驕傲地宣稱,臺灣對大陸投資佔比、出口占比均降至新低。他還進一步吹噓,臺灣對所謂“新南向地區”的出口創下歷年同期新高。賴清德此言無非是想強調,臺灣經濟對大陸的依賴正在減少。然而,這看似頗有說服力的語言,不過是其選擇性公佈的事實表像。
來看一組最新的數據:根據海關總署公佈的數據,今年1月至7月,大陸與臺灣進出口貿易額同比增長9%。數據顯示,今年前7個月,兩岸貿易額為1588.32億美元。其中,大陸從臺灣進口1159.17億美元,同比增長7.4%;大陸向臺灣出口429.15億美元,同比增長13.3%。這些體現兩岸經濟緊密聯繫的數據,正是民進黨當局不敢拿到臺面上細說的。
大陸一直是臺灣最大出口方向和貿易順差來源地。2023年臺灣貿易順差805.56億美元,其中對大陸順差高達805.5億美元,可見臺灣經濟對於大陸的依賴之深。而這一數據在2022年更為誇張,當年臺灣貿易順差514.1億美元,其中對大陸順差高達1565億美元。也就是說,若非來自大陸的順差,臺灣對外貿易將出現鉅額貿易逆差。這還是在民進黨當局多年來大力推行兩岸經貿“脫鉤”下的表現,足以看出大陸市場對於臺灣經濟增長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這一數據也說明,民進黨當局阻撓限制兩岸正常的經貿往來和經濟合作,搞所謂“脫鉤斷鏈”,傷害的最終是臺灣的經濟。數據顯示,2021年臺灣經濟增長率曾達6.53%,以出口貿易對經濟增長貢獻最高,出口增長率達29.3%,其中對大陸出口占總出口的42.3%;2022年,對大陸出口衰退1.6%,受此影響,臺灣出口增長率掉到7.4%,衝擊經濟增長驟降至2.35%。這足以說明兩岸經貿衰退對臺灣經濟的傷害。臺統計部門8月公佈的最新經濟預測顯示,受出口放緩影響,下修臺灣地區2024年經濟增長率至3.9%。當前,島內還面臨著貧富差距加大、物價上漲等突出問題,島內民眾利益受損。
再來看看民進黨當局鼓吹的“新南向”“政績”。為降低與大陸的經貿聯繫,蔡英文當局2016年上臺後砸重金推行所謂“新南向”政策,試圖引導臺商臺企向南發展。臺媒報道顯示,蔡當局上臺8年合計編列506.9億元新台幣推動該政策。臺審計部門此前的統計卻指出,臺灣地區對“新南向”出現貿易出超縮減情況,且逐年降低,2022年僅有134億余美元,被批根本是“失敗的政策”。連民進黨當局高官都不得不承認,大陸市場無法被取代。此外,該政策還衍生出黑工、染黃等爭議。中國國民黨民代賴士葆近日就指出,“新南向”淪為境外女大學生入臺從事色情行業的管道,痛批“情何以堪”。
島內不斷有聲音認為,比起“新南向”,大陸才是臺灣不可或缺的重要市場。富士康就是一個例子。鴻海日前發佈公告指出,富士康將在河南鄭州投資10億元,建設新事業總部大樓、招聘人力並擴大供應鏈,主要原因是轉移到印度及越南的生產線,受限于當地勞工素質低落與基礎建設不足,合格率遲遲無法拉升,另一方面也為發展新能源汽車事業佈局。大陸與“新南向”市場對臺企的吸引力孰強孰弱,不言自明。
島內企業界也普遍認為,兩岸經貿關係緊密,應積極交流與溝通。他們不斷呼籲民進黨當局與大陸各地建立多層次的產業交流合作形態,聯手發掘大陸內需及外銷全球的龐大商機。一項調查顯示,67.9%的受訪台商表示,未來3到5年對大陸的投資規模維持不變,仍看好大陸市場的發展潛力。
今年以來,兩岸經貿領域交流活動持續熱絡。兩岸首屆企業ESG合作交流活動、海峽兩岸經貿交易會、浙江·臺灣合作周、雲臺會等在大陸各地接連上演;正在山西舉辦的“臺商臺青走晉來”活動聚焦“深化晉臺交流合作,促進兩岸融合發展”,吸引臺商臺青、臺灣媒體記者等400余人參會;接下來,贛臺會、魯臺會等聚焦兩岸經濟交流的活動也將火熱登場。這充分體現了兩岸經貿交流的強勁勢頭,兩岸同胞對於深化兩岸經濟交流合作的熱切期盼。
當前,大陸經濟繼續保持穩中有進的增長態勢,高品質發展紮實推進。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提出300多項重要改革舉措,對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系統部署,將為臺胞臺企紮根大陸發展創造更好條件、開闢更廣空間,也將為兩岸交流合作提供新機遇,注入新動能。
兩岸經濟同屬中華民族經濟,兩岸同胞是命運共同體。民進黨當局搞兩岸經貿“脫鉤斷鏈”是自斷財路,只會傷害臺灣企業的發展前景和臺灣民眾的切身利益,損人不利己,也行不通。希望廣大臺灣同胞認清民進黨當局真面目,積極把握中國式現代化發展機遇,致力推動兩岸交流合作,攜手壯大中華民族經濟,共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榮光。(文/望東南)
[責任編輯:李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