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和10月,是樓市傳統旺季,也是本輪調控的關鍵時期。近日,《人民日報》依託人民網,開展“2010年網上萬人房價問卷大調查”,參與網友超過4.6萬人。調查顯示,九成多網友對現在房價不滿意,認為房價非常高;超八成網友認為“新國十條”調控政策落實不力。(據《人民日報》9月27日)
八成網友認為房價調控不力,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房價依然過高,超過了普通人群的承受能力;房價未來走勢不明,不少地區最近還出現了價量齊升的現象,不僅讓觀望一族忐忑不安,更讓低收入者失望;房價在沒有降低的同時,各地租房價格卻大幅上漲,租房一族買房的希望被房租的現實一點一點吞噬,壓力更大,等等。但這還只是現象,並不是根源,房價調控不力的根源還是在決策和執行層面落實。
房價調控的預期目標定位不清晰,是根本原因。這一輪房價調控的預期目標定位為“遏制部分城市房價過快上漲”,這一預期目標不僅沒有回應房地產市場的泡沫問題,而且讓地方政府和開發商把“穩定房價”或者“慢慢上漲”作為了目標,而且主要調控對像是房價上漲過快的大城市,導致一些開發商將房價上漲的主戰場轉移至中小城市,以中小城市房價的瘋漲來支撐大城市的房價。
缺少堅決徹底的問責,導致“新國十條”調控政策難以落到實處。新的房貸政策實施之後,一直都有政策執行打折扣的消息,但鮮見明確的問責。對地方政府的責任,國土資源部在今年6月份曾經宣佈:“7月督察,8月約談,9月問責。”可是,現在九月又已經要完了,並沒有看見哪位地方官員因為房價調控不力被問責,而且也沒有看見導致房價過快上漲的“土地財政”制度有任何改變。沒有貨真價實的問責,“新國十條”就不能得到完全落實,房價調控就依然是“空調”。
此外,打擊“投資性投機性需求”缺乏準星,也是房價調控效果不明顯的一個重要原因。在房價高企、還有數樣調控政策懸在頭上的今天,無論是投機性購房,還是投資性購房,都是一件風險很大的事情。但是,長期以來我們把“投資性投機性需求”的主要對象放在了“炒房商”身上。其實,地方政府才是爆炒房價的最大受益者,這相當於給了“炒房商”一顆定心丸。因此,打擊“投資性投機性需求”最有效的辦法,除了信貸政策之外,還必須針對這些最大的受益群體制訂相應的辦法。
打擊囤房囤地,加速居住用地以及住房供給,將房地產稅費管理重點由交易環節轉向持有環節,改革房價統計與預警制度,擴大保障性住房的支援人群等等,都是已經強調多次的措施,但問題的執行情況如何呢?沒有落實,再完善的制度也是一紙空文,再理想的目標也不會實現。要保證房價調控政策的落實,僅靠宣傳、呼籲、自覺是不行的,必須有問責懲處的“傾盆大雨”才行。
八成網友認為房價調控不力,這是對政府公信力的一個警示。當前,房地產調控面臨著複雜的局面,能否取得成功,不僅關係到能否解決住房這一重大民生問題,更關係到房地產市場、關係到中國經濟未來的可持續健康發展。因此,有關方面應該認真傾聽民聲,下定決心,進一步明確調控目標,啟動有力的問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