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屆五中全會通過的關於“十二五”規劃的建議日前正式公佈,提出了“十二五”期間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五大主要目標,其中有一條,就是要實現城鄉居民收入普遍較快增加,努力實現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發展同步。作為主要靠工資收入為生的“中等收入群體”的一員,這樣的“建議”,不能不讓我由衷地感到前途的光明。
多年來,一面是GDP高速增長,一面是收入緩慢爬行的尷尬,在金融危機影響的大背景下,突出表現為內需相對疲軟。一提擴內需,專家學者說得眉飛色舞、天花亂墜;城鄉百姓卻囊中羞澀、不敢高聲。說到底,還是收入增幅有限。收入不增,則內需不強;內需不強,則發展難均衡。而“同步增長”的直接意義,正在於此。
提高收入的佳音,此前已時有耳聞。從“工資倍增計劃”,到“加薪促進就業”的妙論,再到“同步增長”的主要目標,提高城鄉居民收入的目標日益明確。但作為必將在“同步增長”中獲益的“中等收入者”,我更希望不僅有目標,更要有清晰的收入增長“路線圖”。
按照《建議》的提法,作為“十二五”五大主要目標之一的“收入增長”,是“城鄉居民收入普遍較快增加”,關鍵詞有兩個,一個是“較快”,一個是“普遍”。很顯然,如果不提“普遍”,而只提“每人平均”,以當前不同地區、不同行業的收入差距之大,“先進”地區或部門提升一點,攤到大家頭上,平均工資就會有不小的“被增長”了;果真如此,收入的“較快增加”也就達不到縮短收入差距的目的。
事實上,比起一些原本收入不菲的“好單位”,更多的勞動者的從業單位,一直以來就是工資“原地踏步”或緩慢爬行的“重災區”,要保證“同步增長”的五年目標能在包括廣大中小企業、民營企業在內各行業得以普遍實現,就不能只有目標,更需要“路線圖”,對不能按“圖”增長的行業或企業,更少不了明確、有力的保障措施。
我盼著收入漲,我期待“路線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