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近日網曝某乳企的牛奶中含有牛尿一事,中國乳協理事長宋昆岡說,他個人認為此事不可能發生。他認為,加入牛尿的牛奶很難通過乳品廠的檢驗,並且,目前乳品企業支付奶價是根據牛奶中所含的幹物品質綜合考慮的,所以加牛尿的行為在經濟上得不到什麼好處。(5月26日新華網)
雖然宋昆岡貴為中國乳協理事長,但他有關“加牛尿的行為在經濟上得不到什麼好處”的言論卻讓人不敢“恭維”。因為有太多太多的“前車之鑒”,而其中,最典型的是某專家就地溝油發表的類似言論:“用地溝油生產“食用油”成本相當高,高過普通食用油,因此不合算,虧本的買賣沒人做,所以根本沒有地溝油。”
地溝油生產“食用油”的成本到底合不合算,多地“地溝食用油”氾濫並被查處的新聞已用事實回擊了這位專家的“一葉障目”。無疑,奸商們用地溝油生產“食用油”的工藝成熟而又成本低廉。
毋庸置疑,能成為專家,理事長,學識見解肯定比普通人高。只是,一個人的知識見解再高,相對於浩瀚的知識海洋與無窮無盡的事物來說,還是有限的很。何況,中國奸商善於圓滑變通,在假冒偽劣上更是“聰明絕頂”,許多現象如果要用正統的知識或正常的情況來解釋,估計永遠都解釋不通。
因此,基於中國的特殊國情,任何一種看似不可能的現象都不能輕易否定,在假冒偽劣上更應如此。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宋昆岡不經過認真調查,只憑個人的主觀認為,就輕易的下結論說什麼“加入牛尿的牛奶很難通過乳品廠的檢驗”,“加牛尿的行為在經濟上得不到什麼好處”,恐讓人難以信服。而且,宋大理事還須知,劣質或有毒牛奶能通過乳品廠的檢驗有時並不是技術問題而是良心問題,三聚氰胺不就在檢驗時暢通無阻嗎?
行業協會一般是監督企業和維護消費者利益的,但在中國有個奇怪的現象,就是企業一旦被質疑,行業協會必定會跳出來為企業辯護說好話。之所以有此怪現象,在於“拿人錢財,替人消災”。只要百度一下就可知,“中國乳製品工業協會”雖然名頭大,但其性質還是類似于“牙防組”的,靠收取企業會費與推薦產品評獎來生存的,每個乳企每年至少要向乳協繳4000元會費,推薦產品或評獎則更多。
所以,根據“利益回避原則”,牛奶中到底含不含有牛尿,中國乳協說了不算。如果要讓民眾相信牛奶中不可能會放牛尿,就應該請權威的品質監督部門來調查,來說話。(葉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