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善孝為先。近日,全國婦聯老齡工作協調辦、全國老齡辦、全國心繫系列活動組委會共同發佈新版“24孝”行動標準,旨在弘揚敬老愛老的傳統孝道。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孝道維繫著家庭倫理秩序,也構築了國家道德基礎,是個人趨向修身完美進而實現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必備德行。為維繫孝道不衰,官方援孝入法,將不孝行為入罪處刑;民間則著書立說,倡導行孝美德。元代郭居敬就由歷代孝子的行孝故事,編錄成“24孝”。
傳頌至今的“24孝”教育了一輩又一輩人,也面臨現代化進程的困惑。從“常回家看看”立法到北大校長跪母祝壽,這些掀起討論熱潮的話題折射出:在市場經濟和權利解放背景中,傳統孝道出現式微,一些人漸漸失去感恩之念和孝敬之心,有些地方還存在不奉養父母甚至虐待老人的現象,孤苦伶仃的老人期盼的目光呼喚孝文化的重塑。
與傳統24孝相比,新24孝有傳承更有創新,與現代生活緊密結合,突出對老人的心理關懷,具有鮮明的時代特點和行為指向性。但新舊之間的變化只在形式,其內在的精神與道統一以貫之。法治社會,外在行為的規則約束逐漸取代了內在的精神自律,法律與道德的分野讓孝道很難再尋求法律保障。於是,一種規勸意義上的孝道行為標準,更有助於喚醒民間風尚。
其實,無論舊24孝故事,還是新24孝標準,都不是要用強制力去踐行的法律條文,所能羅列的內容也並非要求每個人都要逐條做到;其深層價值在於背後的行為導向功能,旨在為年輕一代提供指引。所以,不要糾纏于24孝標準是否科學、是否有操作性、是否需要強制力保障,而是要找回孝的文化根源,找回用心孝敬老人的自己的方式。因為,這是我們品德形成的基礎,也是維繫家國精神的心理情感。
無論舊24孝故事,還是新24孝標準,其深層價值都在於背後的行為導向功能。(傅達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