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調查,上海市嘉定區實驗小學發現100多個小一生有iPad,學校遂開出了兩個“蘋果班”,一共90個學生。這兩個班的學生可以用iPad上課,回答問題,回家做練習。對此,部分家長很感興趣,但也有家長充滿了疑慮。對家長的疑慮,學校的措施是與家長簽《iPad使用協議書》。(《新聞晨報》9月5日)
我們承認,教育資訊化是必然趨勢,開設“蘋果班”,運用iPad教學,未嘗不可。但是,和我們已經廣為熟悉的多媒體教學一樣,iPad只是教學的工具,而非教學的真正目的,簡單地張揚iPad的工具價值,讓工具成為了課堂的主導,學習效果可能就不會必然如廣告詞說的“學習so easy”、“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的學習”一樣神奇。
將iPad等新型資訊工具運用於教學,我國並非先行者,包括美國、韓國、日本、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等在內,至少50個國家和地區已經或正在計劃推廣電子課本。但這種推廣並非一帆風順,家長們憂慮:是否會有影響孩子的視力?會不會影響孩子的注意力?會不會扼殺孩子的創造力?會不會帶來攀比效應?會不會加大家庭負擔?……
不僅家長們擔憂,學生們也並非都欣然接受。比利時聖約瑟商學院今年宣佈,從9月3日新學期第一天開始,全校強行推廣iPad教學,不再使用紙制教材和作業本。在學生強烈反對無果後,部分學生不得不選擇以轉學的方式進行抗議。前不久,有報道說,今年大學入學的一些新生動輒要求購買“蘋果三件套”,一些家長直呼“傷不起”,我們的反思,不應僅僅在學生的虛榮、攀比心理上,還應該思考這種要求背後的發展焦慮。
網站針對嘉定區實驗小學開設“蘋果班”的調查則顯示,64.7%的人表示“讓不買iPad的學生情何以堪”,11.76%的受訪者則認為這批學生像“小白鼠”。也就是說,即使iPad教學是更好的教學形式,但我們也需要評估何種形式的推廣,才會儘量避免負面的社會效果。
過去,多媒體教學的投入,主要是政府的公共財政。為了避免孩子的攀比心理,為了減少貧富差距造成孩子接受教育起點的不公平,國外採取的多是公共投入的辦法。美國紐約為了試點iPad教學,是政府出資130萬美元購買了2000台iPad。2011年5月泰國大選,英拉·西那瓦的承諾是全國所有小學生將一人一台平板電腦,2012年6月7日,英拉已把第一批平板電腦贈給了一群小學生。
話還是要回到大家已經熟悉和已經接受了的多媒體教學上面。實踐證明,多媒體教學確實能夠給教學帶來便利和優越,比如可以變抽象為具體,變無聲為有聲,變靜態為動態,從而加深學生的理解,引導學生深層次地探索和把握教學內容。然而,其負面影響也很快凸顯,比如容易忽視師生的情感交流、不利於學生觀察力、思維力、想像力、表達能力、推理能力、計算能力等的培養和發展。解決的辦法,就是專家學者對多媒體教學進行全面評估,並制定《多媒體教學規範》、《多媒體輔助教學標準》,儘量將負面效應降到最低。
我們注意到,美國目前並不支援小學採用ipad教學,進行試點的多是高校,也有少數中學。在試點的同時,美國的輿論一直在呼籲:教學的中心始終是教師和學生,最有效的溝通是教師與學生的人與人對話,任何教學工具的採用,都不能讓教師躲入工具的背後,都不能異化成人與機器的對話。
ipad教學已經不是設想,而是現實的運動了。ipad教學的積極作用究竟如何,負面效應又有哪些,在什麼年齡可以適用、什麼年齡不能適用,在使用的過程中可以使用到什麼程度,傳統教學中哪些是必須堅持的……公眾需要了解,教師更需要掌握。對此,我們的教育主管部門不能消極等待了,應該主動開展基礎性評估,儘快出臺相應的規範和指導性意見。(賤言獻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