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數據顯示,中秋國慶8天假日期間,全國共接待遊客4.25億人次,比去年“十一”黃金周增長40.9%。許多著名景點的遊人爆滿,多條高速路的擁堵,再次引起人們對黃金周的存廢增減之爭。而從根本上說,現階段中國面臨更為迫切的現實問題,乃是如何科學釋放億萬民眾的“休長假”訴求。
不能不承認,我們現在正處於一個“休長假”觀念增長與轉型的時期。經濟越是發展,人們休長假的訴求越強,通過旅游去休閒放鬆的願望越會強烈,而身臨其境地感受陌生地方的人文景致,始終是一種深受歡迎的、獨特的精神文化體驗,是民眾追求的一種生活方式。
面對噴涌的休長假訴求,帶薪休假是一個理想的制度設計,可以避免有限的黃金周的制度瓶頸;增加法定長假日,也或許有助於稀釋“井噴”現象。然而,要在整個社會形成帶薪休假的理念與共識,還需要一段時間,而僅僅依靠增加長假的天數,恐怕也不能完全滿足民眾對長假品質的訴求。因此,如何使“黃金周”不再成為“黃金粥”,如何適應民眾需求進行科學合理的優化升級轉型,共同打造有品質的“長假文化”,應是當下政府、社會、民眾共同思考和解決的課題。
此次“雙節”長假,人們出遊之始多條高速公路出現擁堵,但在回程時這種嚴重局面卻未再現。原因之一就在於管理部門及時改進管理方法,如假期通行不再發卡、及時發佈交通資訊、及時預警和疏導秩序等等。這表明,科學的管理、細緻的服務能夠贏回出行的良性秩序。而著名景點人滿為患讓遊客嘖有煩言,根本原因也是沒有進行科學的管理與疏導。倘若全國景點都能普遍推行預約制度,則遊客不會盲目選擇,一窩蜂地涌向知名景點,而會合理分流到其他景點。這不僅能有效緩解知名景點的過載壓力,更有利於旅遊業的可持續發展。
億萬民眾休長假的訴求強烈,如果休閒放鬆的途徑更豐富、選擇更多樣,人們就不會都到著名景點去擠。在這個意義上,旅遊業的發展迫切需要實現文化品質的轉型與提升,而不僅僅是銷售風景名勝,也不僅僅是提高門票價格。如果能夠適應民眾的新需求、開掘引領新潮流,豐富文化休閒主題遊的內涵與樣式,則不僅能實現遊客的有效疏導分流,旅遊業也將迎來新一輪發展的機遇。
基於我國發展階段的實際,13億人從“休長假”到“帶薪休假”還有一個比較長的時間段。在這樣一個過渡期,釋放“休長假”訴求以滿足億萬民眾休閒放鬆需要,的確需要多種辦法的齊頭並進、相得益彰。而如果從觀念、管理到服務都能及時轉型和適應這一訴求,那麼,不僅民眾能夠提升休閒生活品質,經濟、文化乃至社會文明等方面更能實現躍升。(紀東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