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日,聯合國人口基金與全國老齡辦聯合舉辦“21世紀人口老齡化:成就與挑戰”論壇。一項調查顯示,截至2010年,中國以養老金作為主要收入來源的老年人只有24.1%。中國人民大學老年學研究所所長杜鵬分析,近年我國社會保障體制發展迅速,不過橫向比較來看,在社保事業健全的發達國家,養老金才是老年人生活的主要收入來源。
簡化加提煉,於是就有了原新聞的標題——“僅兩成多老人主要靠養老金生活”。當然,短短一句話,難以涵蓋太多內容。公眾還應知道的是,“城市中,66.3%的老年人主要依靠離退休養老金生活;而在農村,該比例為4.6%。”作此區分說明,當能極大降低閱讀者的理解難度:凡事就怕“平均”,包括針對養老金的種種統計。
與城市老人不同,農村老年人的主要收入,源於“家庭供養”和“勞作所得”。如此格局,自然有其合理性。一來,農村老人仍掌握土地等生產資料,具備以勞動換取報酬的物質基礎;再者,耕作于他們而言,與其說是“謀身手段”,不若理解成“生活習慣”,縱使年老力衰手也停不下來;除此以外,鄉土世界,“代際接近度”更高,老人更大概率與子女共居,更可能被家庭供養。
理想狀態下,當然希望養老金成老年人主要收入來源。惟其如此,養老才能避免各式衝擊,代際紐帶於是得以純粹。某種意義上,經濟獨立的老人,因擺脫了對兒女的依賴,才真可稱作“尊嚴地生活”。只是,現實如你我所見,“僅兩成多老人靠養老金生活”。當青壯人群承擔了大部分“養老”責任,公共福利體系顯然仍須加力。
當然,退而求其次,以“家庭供養”為核心的養老模式,也能基本解決問題。千百年來,此一方式充分實現了絕大多數老年人“老有所養”。但時移世易,在父母與子女空間距離迅速拉大、中青年人多陷入高生活成本的焦慮時,“家庭供養”對老人生活的兜底,到底能保持何種水準?也許有待觀察!
“家庭供養”,所訴諸的乃是基於血緣的共濟互助體。也就是說,子女礙于情感沿襲、道德壓力,而自願自覺地贍養長輩。然而,某些時候,這並非是可靠的約束力量。人心之善變,或因時空分隔而感情淡漠,或因慳吝決絕而懶於盡孝,總歸充滿不確定性。與之相較,“養老金養老”,無疑能排除所有偶然性。“制度化”之優勢恰在於此:穩定並可預期,消除“變數”。
由養老金主導養老,不僅是公共財政反哺民生的體現,更是一個社會保險開發、資金管理、契約維護等,各方面趨於成熟的綜合標誌。一言以蔽之,關於“養老”,加大投入是一回事情,而確保投入的運作效率,則是另一回事情。
若要說服民眾,接受更先進的養老模式,且予以相應的配合,先得職能機構展現誠意,以及設計週全、風險可控、收益可觀的願景藍圖。於此,出資與專業操作,同樣地重要。(蔣璟璟 原題:養老模式待更疊,以穩定預期取代未知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