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PM2.5掃“雪”還需除“霜”

時間:2013-02-15 11:10   來源:東方網

  綜合消息,春節黃金周第二天,各地交通秩序井然有序,景區節日氛圍喜慶熱烈。除夕夜過後,燃放煙花爆竹讓中國一些城市的PM2.5指數上升,中國新年習俗再度引發關注。(中新網2月11日電) 

  春節燃放煙花爆竹是慶祝春節的傳統方式,在增添節日氣氛的同時,存在消防和人身安全、空氣污染等方面的隱患。據北京官方10日發佈的數據顯示,儘管許多市民已經自覺減少燃放煙花爆竹,除夕夜北京城區環境評測點的空氣品質級別多為五級“重度污染”或六級“嚴重污染”,PM2.5仍為首要污染物。如果說PM2.5是紛紛颺颺惱人的雪,那麼,春節鞭炮燃放煙花爆竹就是在為空氣污染雪上加霜。

  當下有“三大誤區”值得注意。其一:“燃害”降低了就沾沾自喜。央視晚間新聞報道稱,今年除夕夜,北京市因燃放煙花爆竹共引發火情83起,受傷25人,火情和致傷人數比去年分別下降了44.6%和28.6,按照萬人火情率和傷情率統計屬於良好等級。仍有火情,仍有受傷人數,竟然是“良好級別”?這樣的標準是否該改改了?!

  其二:好了傷疤忘了痛。且不說年年報道燃放煙花爆竹污染大幅下降,與公眾感受大相徑庭,就說鞭炮惹禍導致的突發事件也該讓人警醒吧?10多天前,河南義昌大橋因運輸煙花爆竹車輛爆炸發生橋面坍塌事故造成多人傷亡,現場慘不忍睹。從鞭炮廠家加緊生產、急趕發貨,到危險品運輸、鞭炮燃放等多個節骨眼上都險象環生,血的教訓何時能祭出零容忍禁令?

  其三:以“民意”的名義放縱燃放。這幾年有一種聲音很有市場,就是春節煙花爆竹燃放不應“一禁了之”。這一觀點的支撐點就是所謂“民意”。老百姓愛放,就要讓放。至於十面“霾”伏持續籠罩神州大地,就讓有關部門去“疏堵結合”吧。殊不知“禁改限”的潛臺詞就是“一放就亂”。難道年味真的必須加一勺子燃放鞭炮的“佐料”嗎?中華文明與時俱進連丟下一串鞭炮都這麼難嗎?

  掃“雪”還需除“霜”。鞭炮之禍已然成為現代社會一大公害。放了禁,禁了放,僅憑一紙禁令打不過根深蒂固的“慣性”,何況所謂“民意”還在搞“零和”。監管在“人性化”上左右搖擺,步入“鬆緊帶式”的管理怪圈,PM2.5很難不出現“爆表”。本來鞭炮就不是人們節日生活的必需品,如果我們改變了習慣,就可能避免因由鞭炮引發的災禍。政府何不通過制度規制和引導,使民眾改變這一害人又害已的陋習呢?

  禁放鞭炮不能靠慘案警醒和一時之功。上億人的習慣是最可怕的勢力。為了你和他人的安全,每一位負責任的公民,都應從春節少放、不放鞭炮做起。要想從根本上禁絕個人燃放煙花爆竹,必須強行入軌,以嚴格的監管和嚴厲的處罰,使不放鞭炮成為一種文明的生活方式。不讓鞭炮的煙塵與肆虐的霧霾會合,不讓公眾再對煙花爆竹擔驚受怕,必須從嚴格標準開始,以零容忍的剛性制度推進全民禁放。(梁江濤)

編輯:趙靜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