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北京市政協委員提出,“房產稅應該是‘毖後’,但不應是‘懲前’。”
筆者很認同這位委員關於房產稅“毖後不懲前”的看法,因為按照我國1990年5月19日開始實行的《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規定,住宅用地土地使用權出讓最高年限全國統一執行的是70年,由此也導致了地方政府“以地生財”的利益衝動,即所謂“土地財政”,在這種利益衝動的驅使下,地方政府已經通過收取土地出讓金的方式,一次性地透支了具有房產稅意義的土地出讓金,而且還在此基礎上加收了具有房產稅意義的城鎮土地使用稅和土地增值稅。
在這種情況下,我國已購住房本身就包含了價內稅——具有房產稅意義的城鎮土地使用稅、土地增值稅和土地出讓金等稅費,已經層層轉嫁到住房消費者身上。如果再在這三種稅費之上疊加房產稅,對已購住房者來說那就是“稅上加稅”了,顯然存在多重徵稅之嫌,對居高難下的房價也許是“雪上加霜”,因而房產稅是不應該“懲前”的。從避免重復徵稅的意義上來看,即使是“毖後”——對新購住房徵收房產稅,也應該採取整合、減少,甚至取消原來具有房產稅意義的一些稅費再徵收房產稅才是公平合理的。
房產稅是具有物業稅性質的一個過渡稅種,在我國《物權法》出臺之前,1994年出臺的我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第21條規定,辦理土地使用權續期的,應當重新簽訂土地使用權轉讓合同,並依照規定支付土地使用權出讓金。這意味著將來辦理土地使用權續期是需要繳納一定費用的。2007年《物權法》出臺之後,雖然規定了土地使用權可以自動續期,但並沒有對續期的土地使用費支付標準和辦法作出明確規定。這是否為將來物業稅開徵預留了操作空間呢?也許70年土地使用權到期之日,才是土地出讓金終結之時、物業稅名正言順地開徵之際。
那麼,當前熱議的房產稅作為最終要開徵的物業稅的一個過渡期稅種,是否能像我國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過渡時期實行物價“雙軌制”那樣,實行房產稅徵稅“雙軌制”呢?即鋻於現在已購的房屋在舊的稅制下房主已經向國家繳納了多種稅費,實施房產稅改革後再增繳新的房產稅存在重復徵稅的問題,因而在房產稅“立新”的過程中,建立一種對稅改前後的購房者區別對待的“雙軌制”——對稅改之前購買的住房不再增加新稅種,對稅改之後新上市的住房在整合各種稅費後再在保有環節徵收房產稅。在70年土地使用權“屆滿”之時,再將房產稅過渡到物業稅,最終實現“單軌制”運作。(黃梔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