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天津濱海新區調研首次提出“預調和微調”概念。他提出,要把握好宏觀經濟政策的力度、節奏和重點,適時適度進行預調、微調。這一調控策略的新提法,是對當前經濟運作中三“微”一體局面的直接反映和科學應對。
三“微”一體是當前經濟突出特徵
當前經濟運作中的突出特徵,可以簡要概括為三“微”一體,即“增長微恙、通脹微降、微企困難”。
從增長來看,GDP第三季度當季同比增速為9.1%,分別較1季度和2季度下滑0.6和0.4個百分點,雖然總體仍處於較高水準,但“投資依賴”的特徵非常明顯,內需實際增速依然較低,不振局面仍在持續,貿易順差趨勢性收窄,前9個月累計較上年同期下降10.6%。雖然經濟增速的放緩是我國逐步降低經濟運作政策依賴度的正常體現,但實際來看,離開政策刺激,似乎消費下滑的態勢較投資更為明顯,這不利於我國經濟內生動力的強化。由此可見,我國當前經濟運作總體無憂,但也並非毫無隱憂,可謂是一種“微恙”狀態。
從價格來看,9月份CPI較上月微降0.1個百分點,且連續兩個月同比下滑,繼續上行的趨勢終被抑制,但仍處於6.1%的高位,已連續4個月處於6%以上水準。可以說,當前的通脹壓力仍然較大。而且,在影響通脹的因素中,食品價格月度同比並未下降,在當前東南亞水災可能造成大米等糧食價格上揚的背景下,食品價格短期難有大的下降,這將制約價格總水準的快速下移。雖然未來兩個月,由於翹尾因素的大幅降低(10月較9月下降0.6個百分點,11月較10月下降1個百分點),CPI可能會出現明顯回落(10月22日,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彭森表示,預計今年後兩個月CPI可以控制在5.0%以下),但這並不代表新漲價因素的消除。通脹壓力至少在中短期內仍是我國政策制定的重要考量之一。
從微企運營來看,在原材料和勞動力成本上升、週邊形勢變差致使訂單減少、人民幣持續升值、融資環境趨於惡化等一系列不利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部分小型微型企業尤其是沿海外貿企業經營出現明顯困難,企業效益嚴重下滑,由此造成一些被長期掩蓋的矛盾得以爆發。近期,溫州等地出現的民間借貸危機就是典型表現。小微企業是吸納就業的主力,是活躍市場經濟的重要力量,其出現的困難局面值得重視。正因如此,近期國務院以及相關部門集中出臺了一批利於小微企業發展的扶持政策。
三“微”一體凸顯政策兩難
三“微”一體的經濟局面,凸顯出當前政策的兩難。一方面,通脹依然高位且下降動能不足,使得穩定價格總水準依然是宏觀調控的首要任務,調控政策主基調不宜改變;另一方面,經濟總體運作所出現的內生動力不足、增速連續下滑的局面,尤其是在總體政策效果引致局部或者結構性困難時(小微企業經營困境等),既定宏觀調控政策的力度、幅度和靈活度客觀上也需要重新審視,不然可能造成調控政策的過度承載和宏觀經濟的過度承壓,于經濟穩健運作不利。正因如此,10月25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提出,要把握好宏觀經濟政策的力度、節奏和重點,適時適度進行預調、微調。
預調微調意在防止“急剎車”和“突轉向”
分析來看,政策預調解決的是防止政策“急剎車”問題,政策微調則解決的是防止政策“突轉向”問題,二者的作用在於防止調控政策的“大開大闔”,確保政策的連續性、靈活性和前瞻性,確保我國經濟運作有一個良好的政策環境。具體操作上而言,是要更加注重政策的結構性效應,注重發揮政策的定向效果。一方面,是重點發揮財政政策的結構性功能。相較于貨幣政策等注重總量調控的政策,財政政策的結構性作用非常明顯。正因如此,“結構性減稅”成為目前財政政策的重要作用渠道。當然,在減稅的同時,適度加大財政補貼力度和覆蓋範圍,讓財政政策更加積極,也是政策的重要作用點之一。另一方面,考慮到信貸政策既要為經濟運作提供一個良好的貨幣環境、促進國家產業政策落實,又要關注到小微企業正常的資金需求和中小金融機構的資金壓力。因此,增強政策的針對性更為突出,也更為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