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節後發佈的多個宏觀經濟指標中,儘管反映當期情況的進出口數據表現不佳,但是一系列先行指標向好,預示著中國經濟可能在未來一段時間逐漸企穩回升,換句話說,中國經濟可能沒有先前預測的那麼差,將伴隨季節輪替,從冬季走向春季。
春節後最先公佈的宏觀經濟指標是1月份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 I)。儘管PM I在去年12月份就開始回升,並且重回50%以上的擴張區間,但是在數據公佈前市場普遍認為12月份PM I只是短暫反彈,是受了西方耶誕節、元旦以及國內元旦、春節這些假日因素以及年尾回款因素的影響,隨著這些因素弱化,1月份PM I將再次跌到50%以下。然而結果卻是1月份PM I達到50.5%,比此前一月繼續上升0.2個百分點。
PM I是典型的宏觀經濟先行指標,據國家統計局自身測算,其統計的PM I數據大約領先宏觀經濟實際運作2至3個月,也就是說1月份PM I的繼續回暖預示著大約在二季度的時候,我國製造業環比情況就會有所好轉。
緊跟著公佈的是2011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數據。該數據結合PM I可以得出工業企業的庫存週期很可能將在上半年重啟的結論。數據顯示,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成品資金截止到2011年12月同比增速連續3個月回落,PM I中的產成品庫存指數到1月份也已經連續2個月快速回落,而且該指數已經進入收縮區間,同時PM I中的原材料庫存指數再次上升超過1個百分點。由於產成品資金數據被認為主要反映了企業的產品庫存情況,所以數據增幅的持續回落說明企業庫存積壓情況在好轉,至於PM I中原材料庫存的上升則預示著工業企業在未來將進行庫存回補。
再之後公佈的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進一步印證了庫存週期可能重啟的判斷。1月份我國PPI環比漲幅為-0.1%,較此前兩個月的-0.7%和-0.3%逐次收窄,這預示著PPI環比降幅已經企穩,未來有望底部回升。經驗數據顯示,PM I中的原材料庫存指數和PPI環比漲幅走勢一致。
與PPI基本上同時公佈的是1月份的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和進出口數據。與之前公佈的PM I和庫存數據不同的是,這兩個數據主要反映當前的經濟情況。出口數據實在不容樂觀,出現了自2009年12月以來的首次負增長。進口也是出乎市場預料的大幅萎縮。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趨勢預測上通常認為進出口數據是現實經濟情況的滯後指標。所以儘管1月份進口量下降得較快,但是這可能更多的是反映去年末的情況,當前的國內需求則可以從CPI中體現出來。
1月份我國CPI同比上漲4.5%,為近6個月來首次反彈。儘管季節因素導致的食品價格環比上升是推動物價上漲的第一原因,但是據機構測算,1月份CPI在季節調整後環比漲幅也接近1%。也就是說即使剔除掉季節性因素,物價也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上漲。這說明實際需求也較為強勁。
2月下旬,匯豐公佈了2月份PM I初值,雖然仍處於收縮區間,但是已經連續第3個月回升。由於匯豐PM I樣本更多的是小企業,匯豐PM I的回升預示著小微企業將來的經營狀況也會有所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