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溫家寶總理在十一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開幕會上作政府報告,在談到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時說,我們要用行動昭告世界,中國絕不靠犧牲生態環境和人民健康來換取經濟增長,我們一定能走出一條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2012年3月5日人民網)
發展是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發展是硬道理,但是野蠻的不科學的發展就是沒道理。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的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令世界矚目的輝煌成就。但是我們也清醒地看到,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仍然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特別是站在“十二五”規劃承前啟後的重要節點,從國內看,解決體制性結構性矛盾,緩解發展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問題更為迫切、難度更大,經濟運作中又出現不少新情況新問題。而要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問題,關鍵在於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這既是一個長期過程,也是當前最緊迫的任務。
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必由之路,是保護生態環境和人民健康的內在需求,同時也是黨和政府的職責所在。然而,令人遺憾的是,一些地方、個別官員,在對待發展的問題上,扭曲的發展觀、政績觀,還不同程度的存在著,掠奪式開發、野蠻式發展,不但破壞了生態環境,造成了氣候惡化,更給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帶來危害。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面對國際國內所面臨的困難和挑戰,溫總理向世界莊重承諾,我們要用行動昭告世界,中國絕不靠犧牲生態環境和人民健康來換取經濟增長,我們一定能走出一條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這是一種責任擔當,更是一種深刻反思和高度清醒,是對一些地方、個別官員扭曲的發展觀政績觀的嚴重批判。
地球資源具有不可再生性,如何在發展的同時,保護好生態環境,延緩地球使用壽命,是對我們的子孫後代負責,同時也是中國作為一個負責任的東方大國所必須承擔的神聖職責。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的發展也離不開中國。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科學發展觀的貫徹落實,讓世界看到了中國這一東方大國的崛起和強大生命力。中國在發展方式的轉變和調整,大力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推進節能減排和生態環境保護,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積極穩妥推進城鎮化,這些實際行動的深入和推進,必將為世界環境改善和生態建設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我們需要金山銀山,更需要綠水青山。時代發展需要我們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努力保護好生態環境和人民健康;人民群眾也需要我們,不折騰、不亂來,對人民負責,對我們的子孫後代負責。我們沒有理由回避,更沒有機會退讓,因為世界在看著我們,人民也在期盼著我們。我們有理由相信,有了黨和國家對生態建設的高度重視和週密部署,有了各地各級黨委部門和黨政官員的身體力行,我們一定會走出一條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