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彭森在《求是》雜誌發表署名文章稱,在經濟轉型、快速發展階段,適度、溫和的物價上漲不僅是難以避免的,也應是可以承受的。官員在公共場所談論熱點話題,難免令人矚目,何況又是關係民生的物價問題。一時間,議論四起。
物價上漲水準一直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討論物價,得有數據,最直觀的指標莫過於大家熟知的消費物價指數(CPI)。根據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3月份CPI同比上漲3.6%,這數字雖然高於2月份3.2%的漲幅,但低於1月份4.5%的漲幅;不過民眾的切身感受總覺得物價仍舊高企,對比起來,這一數據似乎並未真切描畫出物價上漲之痛。
CPI為何偏離民眾感受?首先,CPI中食品佔據不菲份額,也正因此,中國CPI(Consumer PriceIndex)被戲稱為“中國豬肉指數”(China PigIndex)。這恰恰是普通百姓每日生活相關的因素,因而對價格最為敏感,難免每每覺得CPI有低估之感。
其次,CPI幅度低於民眾直觀感受,並非中國才有,也算是普遍現象,這也與數據滯後、數據構成等直接相關。不同之處在於,國外CPI受到的詬病要少很多,原因就在於其透明化。發達國家CPI構成細項全部上網公佈,歷史與橫截面數據可“交互核對”,中國的CPI數據卻令外界諱莫如深,數據真假往往受到外界質疑,各種CPI預測帝以及數據洩露等怪現象大行其道。
適度物價上漲,或者通貨膨脹是否有益,這一觀點不僅在經濟學上存在不少爭議,也曾經在中國改革歷史上留下印跡。理論上,往往認為保持適度溫和的通脹有利於促進經濟,保證就業,但是這一水準往往被認為應該控制在3%之內。彭森文章指出“絕不能簡單地把物價上漲等同於通貨膨脹。只要物價漲幅控制在合理區間內,明顯低於經濟增速,明顯低於居民收入增長幅度,這種可控的、溫和的物價上漲就是社會可承受的,也是宏觀政策可接受的”。
對中國而言,CPI近些年屢屢超出3%這一紅線,表明物價上漲是事實,爭論是不是通貨膨脹不過是名詞遊戲。
文章指出中國長期保持“高增長、低通脹”,只是一個美好願望,“2005年到2010年,我國工業企業原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指數累計上升了42%,土地交易價格累計上升了79.2%,農村用工成本累計上升了1.36倍。這些成本,遲早都要反映到最終價格上。”這話道理沒錯,也描述了通貨膨脹的成本起源之一,但更為重要的因素並未點明。
通貨膨脹高企,往往引發人們對貨幣政策的不滿。不過,如果認真考察,這幾年的通貨膨脹主要誘因或許在於財政政策推動,也就是2008年之後急速追加的投資項目驅動了通貨膨脹的加劇,這才是所謂原材料成本大幅上漲的主要推手。
如果深入探究民眾對於物價上漲的不滿,根源還是在於生活壓力巨大與幸福感下降;單純強調物價上漲快慢,其實掩蓋了許多深層次社會結構問題。進一步看,比起物價上漲,更值得注意的是收入分配機制改革。根據世界銀行最新報告,中國正式部門職工的平均稅率超過40%,遠高於經合組織國家的平均水準,比韓國、越南的稅率高出一倍多,甚至稍高於歐盟15國的平均水準。高稅負之下,物價焉能不高?即使溫和通脹,也會成為民眾不能承受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