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錦濤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專題研討班開班儀式上的重要講話中強調,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是興國之要,發展仍是解決我國所有問題的關鍵。在當代中國,堅持發展是硬道理的本質要求就是堅持科學發展。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是關係我國發展全局的戰略抉擇。我們必須以更加堅定的決心、更加有力的舉措、更加完善的制度來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真正把科學發展觀轉化為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強大力量。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在短時間內實現了歷史性飛躍,2002年每人平均國內生產總值已近1000美元,站在了新的發展起點上。按經濟學界的普遍說法,每人平均GDP達到1000美元後,如果戰略和政策把握得當,經濟可以迅速起飛。但這又將是一個結構變動最為劇烈、各種矛盾最為突出的時期,處理不好,也容易造成社會動蕩、經濟停滯。可以說,中國已經進入發展的關鍵期、改革的攻堅期、矛盾的凸顯期,面臨著重大戰略抉擇——實現什麼樣的發展?怎樣實現發展?中國人民在探索,世界也用複雜的眼光看著中國會不會落入“拉美陷阱”。
歷史經驗告訴我們:發展仍然是硬道理,仍然是解決我國所有問題的關鍵。但改革攻堅面臨深層次矛盾和問題使人們深刻認識到:發展必須是科學發展,在推動經濟增長的同時,必須把促進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離開了科學發展,發展的品質和效益就難以保證,甚至會誤入歧途,因而,我們必須繼續緊緊抓住發展這個第一要務不放鬆,通過科學發展來解決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問題。
事實上,隨著國際國內產業格局的變化,傳統的粗放型經濟發展模式已經走到了盡頭,也要求我們必須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扭轉以前“見物不見人”的發展誤區,重建“人”與“物”協調發展的新型關係。因而,在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三位一體”的基礎上,科學發展觀提出了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四位一體”的發展佈局,以及這四大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全面推進的戰略思想。將生態文明建設放到突出地位,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重要舉措,這本身就是一種戰略的抉擇。
實踐證明,科學發展觀提出近10年來,不比GDP增速,比資源能源消耗和環境污染的“減速”,比發展品質和民生改善的“增速”,擺脫GDP崇拜,一種新的發展“速度觀”正逐漸形成;把握髮展規律、創新發展理念、轉變發展方式、破解發展難題,讓發展成果由人民共用,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路線圖逐步清晰……
然而,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一項十分艱巨的任務。說其艱巨,是因為有些人囿于傳統利益格局,不願轉;有些領導幹部不具備知識能力,不會轉;有些模式受體制機制約束,不能轉。這些都說明科學發展觀仍面臨著一系列極具挑戰性的矛盾和困難,還需要進一步貫徹和落實。如何進一步貫徹落實?必須以更加堅定的決心、更加有力的舉措、更加完善的制度,破除一切妨礙科學發展的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弊端,進一步解放思想,深入改革開放。
從“摸著石頭過河”到“改革頂層設計”,從經濟領域到政治文化社會領域,今天的改革開放已經進入一個全新階段。這需要我們更加注重改革開放,堅定信心、砥礪勇氣,破除既得利益集團阻力,完善有利於促進經濟轉型升級的機制體制,真正把科學發展觀轉化為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強大力量。(李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