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瑞典研究機構稱,雀巢等品牌嬰兒食品含有重金屬砷,少量砷亦會增加患癌風險。中國疾控中心通報稱,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未對嬰幼兒穀類輔助食品規定砷和鉛的限量指標,該類產品砷和鉛含量並未超中國標準。(《新京報》4月18日)
既然沒有國際標準,就用“國標”衡量;既然雀巢符合“國標”,那就證明雀巢合格,這就是疾控中心的邏輯。但筆者更想追問:“國標”就符合安全標準嗎?
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沒有設定硬性標準,並不代表無需標準,更不能代表“國標”就一定安全。不是筆者愛“較真”,而是實在隨和不起來。瑞典研究機構在雀巢的嬰幼兒穀類輔助食品中檢出砷、鉛、鎘的最大檢出值,較之“國標”低了數倍甚至是數十倍,可為什麼人家依然把這個檢驗結果炒得沸反盈天,而我們處之泰然?是外國人太敏感太容易大驚小怪還是我們太遲鈍太無視安全底線?
“標準”這東西不是橡皮筋,不會因為國內國外空間有所不同而發生變化。外國消費者忍受不了的,國內消費者沒有道理就得忍受下去,我們的嬰兒不會因為國內此起彼伏的食品安全事故就有了遠超外國孩子的抵抗能力。既然如此,不妨請疾控中心解釋一下,為什麼人家33ug/kg都忍受不了,“國標”200ug/kg還算合格? (溫國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