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競爭加劇,焦慮不再是“弱勢群體”的專利,而漸成一種普遍心態。在許多人看來,身邊往往危機四伏,總有原因讓人感到不安。(8月4日《人民日報》)
社會的財富總量正在迅猛增長。據統計,到2009年,我國城市中等收入階層規模已達2.3億人,佔城市人口的37%左右,中產階層已近四成。
人們越來越富,但焦慮卻越來越多,乃至成為一種社會普遍情緒。表面來看,這是種矛盾,其實不難理解。管理學中最基本的需求層次理論告訴我們,人的需求總是在低層次需求得以實現的情況下向高層發展。當絕大部分人整天都為生計發愁時,他們對愛、對被尊重、對自我實現等方面的需求自然無暇顧及。
渴望且能得之,則不成為焦慮;渴望而不可得或者很難得,才會成為焦慮。當焦慮成為普遍的社會心態,其中折射出的實是社會保障的不足。為什麼會有就業焦慮?並非我們都處在失業之中,但今天的工作並不代表我們可以長期擁有工作。如果我們失業,我們能否迅速再就業,我們不得而知。為什麼會有財富焦慮?也並不是我們都食不果腹,但面對巨大的財富懸殊,那早已解決了溫飽的財富卻又似乎微不足道……
社會是個整體,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獨立於社會而存在,哪怕你是巨賈大富。所以,財富積累的多少,在社會保障體系的建設和完善面前,其實無足輕重。缺少了相對健全的社會保障體系,每個人都可能隨時工作無著、居無定所,面臨財富積累的瞬間逆轉。每個人都希望能體面而有尊嚴地生活,而要實現這些,一個健全而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不可或缺。
焦慮隱喻著缺失,缺失產生出危機。社會保障體系建設是個宏大的命題,從一定意義上來講,普遍焦慮的種種具體表現,其實正是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和完善的一個個基本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