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每日電訊》8月14日報道,江西瑞昌市,一個緊臨長江、隔鄱陽湖上百里、只有13.8萬人的小城,不產“鄱陽湖龍蝦”,卻耗資600余萬元大張旗鼓地辦起了“首屆鄱陽湖龍蝦節”,結果想“造勢”卻“肇事”,參加“萬人龍蝦宴”的200多人因急性腸胃炎入院治療,百姓怨聲載道。記者實地調查發現,“鄱陽湖龍蝦節”有三怪:不挨鄱陽湖卻辦“鄱陽湖龍蝦節”,名不副實,自欺欺人;辦節開銷600余萬元,政府好大喜功;“萬人龍蝦宴”,數百人上吐下瀉。“鄱陽湖龍蝦”的怪相尤其是以鬧劇收場的尷尬引人深思。
江西瑞昌市花鉅資辦“鄱陽湖龍蝦節”,是期望通過辦節造勢打造“地區名片”,擴大和提升地區影響力,促進當地發展。平心而論,這樣的初衷本不應該受到太多指責,但是由於其打造“地區名片”,沒有實實在在的內涵,一味依靠造勢,才演變成“造勢”不成變“肇事”的結果。這樣的結果,不僅有違其初衷,而且教訓深刻,不僅給本地帶來了不良的社會影響,而且對其他一些具有同樣理念的地區也是一個警醒。
其實,通過辦節、改變地區名稱或者舉辦一些文化活動等行為,打造“地區名片”、提升本地名氣的做法,屢見不鮮。有的通過宣傳歷史名人,提升當地知名度,如老子故里、諸葛亮故居等;有的通過包裝當地名山、名水或者文化遺跡,提升當地知名度,如黃山、香格里拉等;有的是舉辦特色產品交易會或者特色節日,提升人氣,“鄱陽湖龍蝦節”就屬於此類;還有的是利用文學電影作品中提及的地名造勢,如張家界一度將一些景點根據電影作品改稱為“哈利路亞山”等。有的做法較為成功,有的則較失敗,甚至成為公眾詬病的對象。
如果進行一下梳理分析不難發現,凡是打造“地區名片”成功者,都有實實在在的內涵,其總體定位立得住腳,而且通過後續不斷努力,逐步夯實相關工作;凡是打造“地區名片”失敗者,往往是其定位主題存在爭議,有的太過牽強,甚至是生拉硬扯,不僅定位立不住腳,而且普遍存在基礎工作不實的現象。
打造“地區名片”,通過文化搭臺、經濟唱戲的方式招商引資,發展地區經濟,如果定位準確,內容紮實,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黃山市、香格里拉市等地區通過旅遊立市,快速提升了地區名氣,吸引了眾多旅遊者,而且通過夯實旅遊基礎設施,促進了本地經濟發展。而如果定位不準確,根基不紮實,只是一味期盼通過樹立一個噱頭吸引眼球,則不僅達不到預期效果,而且可能勞民傷財,產生負面影響。
透過“鄱陽湖龍蝦節”的諸多怪相,可以看到,儘管有關部門多次強調地方官員要克服浮躁心態和投機心理,但仍有一些人存在嚴重的“政績焦慮症”。一些地方在通過舉辦節慶等方式打造“地區名片”過程中鋪張浪費的問題仍然存在。
發展靠的是實實在在的功夫。打造“地區名片”要立足本地特色,發展特色產業也要靠扎紮實實的努力。一“節”成名的想法,天真了些。走捷徑、一夜成名的想法,往往會適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