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豬老闆劉永好何以為“豬堅強”道歉?

時間:2011-09-07 13:53   來源:人民網

  四川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近年成了著名養豬老闆後,經常在公開場合論豬。8月30日,在成都舉行2011APEC中小企業的峰會上,劉永好向公眾道歉:豬肉價格高,我們的豬得養好,對不起國家,對不起百姓(見《揚子晚報》)。

  本來,豬肉價高是市場的事,只有按市場價值規律辦事,肉價才會下降;反之,豬少肉價必會漲,這也是物以稀為貴的道理。豬肉市場是整個社會的事情,一個養豬老闆為何為此要向公眾道歉?

  劉永好道出了原委:中國現在正處於轉型時期,8億中國中國農民有4億的生產者從事養豬、養雞、養鴨,變成了商品的需求者,而養豬業如何轉型,怎樣轉型,無疑是一個非常大的現實課題和考驗。

  細想之下,劉永好的“道歉”不無道理。有4億的農村人口洗腳上田進城務工,而這些人們過去很多養豬戶,豬肉供應當然不成問題。但他們進城後,誰來接替養豬就是一個問題。時下,各地都冒出一些養豬大戶,但很零散。又由於技術防疫等方面原因,養豬業發展仍然很緩慢。近年來,一些市縣以搞文明衛生村為名,強硬搬遷農村各種養豬場;而一旦遭遇藍耳病,養豬業也會大面積虧損。加上市場因素,散戶養豬難有收益,豬價也難以維持。因此,養豬業確有一個轉型的問題,需要從分散養豬向大戶養豬的轉變。過去,農村養豬多為散戶養,一旦勞力資金飼料短缺,加上資訊不通,養豬戶就會大虧。經驗告訴人們,豬價行情、飼料行情、國家政策、養殖規模、養殖技術、防疫等都是養豬利潤產生的因素。散戶養豬難以應對。比如,推廣先進技術養豬,單家戶的散養就比不上規模養豬。至於防疫,單家獨戶更難以承擔。因此,養豬業轉型是一個很迫切很實在的問題。

  應該說,農民洗腳上田進城務工不是近年的事,已有近二十年的歷史,“豬(肉價)堅強”的現象也時有發生,撞擊人們敏感的神經,為何一些地方養豬業轉型成效不顯著?

  養豬業轉型,即由分散戶養向規模集約化養殖轉變不僅是養殖方式的轉變,而且是農村經濟一項重大改革。當今世界是國際化範圍的市場競爭,是產業鏈對產業鏈的競爭,是產業體系之間的競爭。養豬作為產業鏈中最薄弱的一環,我國目前仍然是以小規模分散飼養為主,在這個產業鏈上,飼料跟糧食價格聯繫緊密,後者有國家政策保護,不至於大起大落,而玉米等飼料主要原料卻只見漲不見跌,下游屠宰環節利潤更高,屠宰商壓價養豬戶也不得不賣,因為豬是“活體”,不像工業品可以“囤貨”,豬長到一定程度就增重遲緩,且飼喂、防疫仍要投入,故“囤貨”就等於“燒錢”。在市場瞬息萬變的浪潮中,一旦某些環節出事,養豬環節就成了全產業鏈的“悲慘世界”。

  養豬業發展,需要有熱情有眼光有實力的人們當領頭羊。劉永好、丁磊們,他們運用多年在商海博弈積累的資金與經驗人脈,投入到人們多年來未看好的養豬業進行試驗,闖出了大規模養豬的新路。假若各地都有一批養豬業領頭羊,那麼,就會對生豬屠宰加工以及品牌創造條件打下基礎,政府扶持養豬業也有用武之地。因此,養豬產業轉型就需要各地扶持一批養豬領軍人物。

  同時,養豬扶持政策要到度。所謂到度,不是像撒胡椒面那樣,全面開花,而是只有規模養殖才能進入國家扶持範疇,把規模養豬與推廣科技和產供銷一條龍以及環境整治有機結合起來,使養豬實現工廠化。這樣,養豬產業就會逐漸趨於成熟和發展。

  養豬業轉型說到底是農業結構的改革。劉永好為“豬堅強”道歉,實質上為某些地方農業改革的不徹底而道歉。從這個角度而言,劉永好的道歉呼喚著人們矢志推進農業經濟的深層次改革。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