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身份證那些不得不說的“破事”

時間:2011-10-25 13:30   來源:紅網

  身份證要登記指紋資訊了。日前審議的居民身份證法修正案草案規定:公民申請領取、換領、補領居民身份證,應當登記指紋資訊。公安部表示,能夠有效保護公民指紋資訊安全。

  提到身份證,我首先想起的是一些頭疼的經歷。有過類似苦澀回憶和切膚之痛的不止一個,而我的遭遇或有代表性,這裡簡錄于下,以點帶面,說說身份證的那些事兒。

  初算一下,短短幾年我大概辦過五次身份證:我原籍湖北。第一次是中學時,到了法定年齡,派出所到學校挨個登記。純手工作坊式作業,拿一個小本登記。後來,同學們都興奮地領到自己第一張身份證,成了小瀋陽說的“有身份的人”,我的證卻遲遲不見蹤影。核查發現,問題就出在那個“破本”上。因為翻檢頻繁,紙張已殘缺不全,我的資訊就隨之神秘湮滅了。

  於是再交錢補辦。這次竟說要父母攜戶口本同往,還要查驗血型資訊。當時覺得很高級,一一照辦,但後來領到的證,似乎和別人的也沒啥區別。不知當時是否在為二代證研發推廣進行試點試驗。只是“先行先試”的費用,是否該公共財政買單?

  這張證辦好不久,我又到外地(綿陽)上大學,於是到大學又辦了一個。後來,二代證來襲,當時說2008年一代證就廢止,我那時已到成都,卻又必須回戶籍地辦理,還得是工作日,所以只有請假回去升級換代。好在當時有個便民措施,身份證就直接郵寄到府。

  再後來到了重慶,身份證不慎遺失,加之看過不少身份證被冒用的惡劣案例,所以很緊張。於是諮詢了重慶和綿陽關於身份證遺失挂失補辦事宜,結果說法迥異。大意都是必須回戶籍地解決。而當我再次請假趕回後,結果人家只看了眼戶口本,收了點手續費,前後不到一分鐘就完事了,而為此我卻前後折騰了好多天。

  事後我怯生生地問了句:那辦好能否郵寄?答曰:不行。大意是和郵政合作不甚愉快。

  真是神仙打架小鬼受傷,僅因一點利益協調問題,或僅因資訊不暢,以及各地關於身份證事宜的規定不盡相同,我等漂泊在外的蟻族,要憑空多耗費多少時間和精力成本。不厭其煩說這點瑣事,其實就想說一點,身份證只是證明“我是誰”的個人身份ID,用於管理,僅此一點足矣。而其餘附加其上的資訊,更多應著眼于“服務”,應從以人為本、便民利民角度出發,並以此為基提升公共管理和服務的效率。

  你可以說上述“身份證的那些事”,只流水賬式折射出個人的悲催。可你又不能不承認,身邊或多或少都有類似身份證式的“辦證”辛酸與悲情。比如我千辛萬苦回戶籍辦了二代證,卻發現一代證依然能用,現在說是2013年廢止。幾年前《檢察日報》就援引報道,稱我國每年100萬人丟身份證,無法作廢成失主噩夢。那麼關於遺失的身份證到底危不危險;挂失究竟有沒有用;被冒用後責任如何劃分;遺失、挂失資訊如何全國共用;換領補領手續如何簡化,全國能否儘早統一標準,這些都需要儘早給出制度性答覆。而在跨地域流動日益頻繁的情勢,如何惠及越來越多出外務工者,更是當務之急。

  這一連串都還算老問題。新的指紋錄入,如何保證公民指紋資訊安全,如何規範指紋身份證的勘驗使用,此類新命題又已呼之欲出。如何妥善解決,給民眾一顆定心丸,已刻不容緩。身份證不該成為民眾糾結萬分苦不堪言的“麻煩證”,達成這點兒共識,想來沒有難度吧。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