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3日,在今年北京市人代會上,市人大代表、北京實驗二校長李烈提出的“取消三好生評選”成為業界乃至社會熱議的一個焦點。新學期起,該校將暫停評選三好生,而繼續採用更為多元化的標準評價學生的綜合素質。
對於取消“三好生”評選,各界人士眾說紛紜,褒貶不一。但客觀來講,這不啻為教育界的一個大膽嘗試、一個創新之舉。“三好生”評選儘管實行多年,但利弊考量其實早應引起重視,必須深入思考教育的本質,從教育的根本任務來審視“三好生”評選。客觀來講,學生智力稟賦不同,興趣特長不一,很難以一個標準來評價其孰優孰劣。而“三好生”評選重在以成績為依據,存在評價標準單一,激勵比例過低等問題,事實上容易造成對其他學生的不公平。
當前,應試教育模式難以撼動,教育功利之風勁吹,要實現教育公平並非易事。我國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提倡的“有教無類”,這一理念在“分分分,學生的命根”、將學生劃分為三六九等的客觀語境下顯得蒼白無力,而“三好生”評選正是應試教育模式下的產物。據媒體報道,2011年7月,廣州有7428人因被評選為“三好生”而獲得中考加分的資格,這種良莠不齊、魚目混雜的評選方式,無疑是對其他考生的不公平。因此,取消“三好生”評選,營造公平的升學環境,必須杜絕那些為“三好”而“三好”的學生出現,掃除可能存在的校園“潛規則”與“賄選”之風,還給孩子們一塊純凈的學習生活空間。
教育應當對學生進行激勵,應當著重培養學生的自信心,而不是激勵少數人,冷落大多數。我們的教育不能把學生培養成千人一面的“雷同”產物,而應當引導學生個性發展。“三好生”的局限在於不僅用教條式的框架束縛了學生的行為,也捆綁住了創新教育發展前進的腳步。而所謂的“三好”歸根到底還是用成績說話,這難免使得一些無緣“三好”的學生產生心理偏差,給學生貼上“優生”和“差生”的標簽。其實,撕下貼在學生背上的標簽,不以成績論學生,才能為更多學生創造良好的成長環境,才是對“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生動詮釋。
另外,取消“三好生”評選也契合了素質教育的要求,有利於學生的全面發展。在美國,公民教育分成17項標準,包括自律、守法、守信、利己、不損人等諸多評價標準。而北京實驗二小更是採取了“10+1+N”的標準評價學生的綜合表現,其中“10”的部分包括愛心、健康、誠信、合作等諸多獎勵,鼓勵孩子全面發展。因此對於正處於成長階段的孩子來說,教育者更應充分挖掘其身上的閃光點,因材施教,加以培養,而非以單一的“三好”標準來評價學生,甚至把這種評選當做一部分學生加分的捷徑。
不可否認的是,中國教育依然處於發展探索階段,對學生的評價和培養標準還需要不斷地改進和完善。然而從長遠來看,標準單一、局限發展的“三好生”評選終將退出歷史舞臺,對於一些學校和地區新的教育改革嘗試,我們不妨拭目以待。(黃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