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京華時報報道,安徽渦陽縣72歲環衛工人李顯梅,每天淩晨載著6歲孫女掃街,經報道後引起廣泛關注。最近,老人被保潔公司辭退,再度成為社會熱點。渦陽縣城管局回應,解聘老人是出於人文關懷,政府部門已為她和她孫女辦理低保與救濟,每月可領取900元救濟金。
從李顯梅以古稀之年帶著孫女掃街,到引起媒體關注,再到政府部門為其辦理低保、救濟,不再需要每天干繁重的體力活,應該說,這件事是沿著良好的方向發展的。然而,李顯梅老人掃街事件,卻引起很多質疑。分析其中原因,不難發現其中癥結:政府部門反應不夠及時和生活困難群眾救濟體制不完善。
在李顯梅老人掃街事件中,有幾個事後假設性問題:一是何以當地環衛部門,會對一個72歲老人掃街的事實缺乏了解?二是假如老人的生活狀況沒有被媒體報道,沒有引起社會強烈反響,她現在能領到低保嗎?三是還有多少與李顯梅一樣的生活困難群體,沒有像她一樣幸運地被關注和關懷?這些問題,讓相關部門的“關懷性解聘”,有了一點“危機性公關”的意思。“關懷性解聘”的溫情不容否認,但只能算一個個例,而且來得有點晚。政府部門反應的滯後如何出現真正意義上的改觀,制度性救助的常態化如何實現,還有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