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天山路上一位年過九旬的張老先生過世後,他的家人發現,老人生前在兩家保健品公司推銷下,買了十余萬元的保健品,過世後還留有91771元的保健品寄存單。張老先生的兒媳稱,這些保健品老人要再吃十多年才能吃完。老人的家人向保健品公司討回62000余元。(齊魯網相關新聞:9旬過世老人留下十余萬元保健品 十年吃不完)
本山大叔在小品《不差錢》中有一句經典臺詞:“人最悲哀的一件事,是錢沒花完,人卻沒了”。如今,這句臺詞在南京出現了現實版,而且比本山大叔的臺詞更“經典”——一位九旬老人,人去世了,保健品卻沒有吃完,甚至還夠老人吃10年。可見,保健品並不能讓老人多活10年。因而,9萬元保健品成“遺產”,讓老人的子女難以接受,更不願去繼承。
問題是,儘管老人的子女將這份特殊的“遺產”退還給了保健品公司,挽回了大部分損失,但卻掩蓋不了保健品公司忽悠老人的事實。不可否認,商家受利益驅使,恣意誇大保健品延年益壽的功效,向老人過度推銷保健品,掏空老人的口袋,並沒有違規,更沒有違法,但是卻違反了誠信經營的原則,喪失了道德和良知。可以肯定,被保健品公司忽悠過的絕非僅有這位九旬老人。因此,人去世了,保健品卻沒有吃完,也並非是一個老人的悲哀。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以及生活水準的提高,我國將逐漸步入老齡社會,老年人將成為一個相當龐大的社會群體。為此,國家和地方均制定了系列優待老年人的政策,倡導社會和民眾尊敬、關愛老年人。然而,令人不堪的是,偏有一些無德商家和不良分子,非但不善待老年人,反而變著花樣去忽悠老年人。應該說,向老人過度推銷保健品還在其次,有的還採用欺騙等不法手段坑害老年人,公然踐踏社會公德和法律。譬如,社會上曾有許多不法分子,用假“仙藥”忽悠老年人,以此詐取錢財,其卑劣行為,嚴重損害了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侵犯了老年人的合法權益。
在當今商品社會,一味地追求經濟效益,甚至是不擇手段,已成為社會一大通病。而欺騙老年人,則是一些不法之徒慣用的伎倆。他們利用老年人思維緩慢、容易上當受騙的弱點,頻頻將罪惡之手伸向老年人。因此,“欺老”現象,應引起有關部門的高度警惕,制定鐵律嚴厲打擊“欺老”行為。然而,保護老年人權益,僅僅憑靠制度和法律約束是遠遠不夠的,關鍵是要樹立全民敬老意識,倡導人們恪守社會公德,像對待自己的父母一樣敬重所有的老年人。(汪昌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