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名趁早、賺錢趁早、結婚趁早、買房趁早、升職趁早……眼下,越來越多的人生怕落在別人後面。調查顯示,青年產生“萬事趁早”心理的首要原因是“社會存在浮躁焦慮之風”(75.9%)。中國社會學學會副會長、浙江大學教授谷迎春表示,產生“萬事趁早”心理的重要原因是“社會轉型期,全民大浮躁”。(《中國青年報》5月8日)
解讀“萬事趁早”的時代命題,我們所能看到的表像是傳統人文精神的退縮、功利價值觀的滲透輻射,但“內涵”卻不是那麼簡單——前所未有的生存壓力和生命焦慮感,讓人精疲力竭,已經無力再去維持對人文精神的信仰;生存成本的不斷提升,社會競爭的日益加劇,又讓人難以對生存環境產生歸屬感。
為什麼“出名要趁早”、“賺錢要趁早”?因為收入直接代表著生存狀態。不說別的,單單一套動輒數十萬元上百萬元乃至更昂貴的房子,就足以透支一個人從青年到老年的全部收入。對於大多數工薪階層來說,要在城市中立足,要想結婚生子,就不得不成為房奴,每月收入中的很大一塊,全部償還了銀行貸款。為了獲得更好的生活狀態,實現更美好的生存未來,就必須繼續拼命地賺錢——“落在人後”就意味著收入降低、意味著前景黯淡、意味著生存品質一落千丈,豈敢不“奮勇爭先”?如果沒有拼爹的“背景”,就只能靠透支未來的“背影”來加以彌補。
專家們總是勸年輕人要有購房理性,但現實卻證明,房價水漲船高,開發商總是比專家更靠譜。最近房價雖略有下調,但從整體而言,國內房價仍然處在一個高位上,或許等待十年,也無法回歸到一個與年輕人收入相匹配的程度,該買不起的還是買不起。而在現行制度語境中,沒有住房就等於是沒有立錐之地——既然如此,為什麼不“趁早”?
因此,在某種意義上說,“萬事趁早”的時代寓言隱喻著不牢靠的歸屬感和生命存在感,倘若生存焦慮得到有效的舒緩,大概也只能“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