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三躁症”導致“煎餅人”盛行

時間:2012-05-16 13:43   來源:燕趙晚報

  如今,隨著各種資訊渠道的發展,許多人不再將精力專注于某一個領域,而是讓自己的關注點淺淺地散佈在一個很大的範圍,如煎餅一樣薄而大。這樣的人被稱為“煎餅人”。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調查顯示,88.6%的受訪者坦言自己身邊多是一知半解的“煎餅人”。(5月15日《中國青年報》)

  時下,“三躁”(急躁、浮躁、暴躁)成為不少人的通病,“煎餅人”與此關係密切。

  先說浮躁。從前人們熱衷於技術攻堅、學術攻堅,將專業和專長當作一種職業成就,為此哪怕是皓首窮經、枯坐板凳,也覺得趣味無窮。很多專家、學者更是目不窺園,淡定自若,潛心學術,心無旁騖。在這種情況下,投機取巧會受到輕視和否定。“精尖”有市場,“煎餅人”自然就吃不開。

  可當下的技術和學術環境已發生了變化,會鑽研的不如會攻關的,踏實幹工作搞學問的不如會搞關係的。很多專家不得不跑項目、搶課題,功夫花在科研外。不少專家、技術人員都是一知半解的“學術煎餅人”,因為關係好,照樣能得到所謂的“成功”,如此一來誰還願意當“傻博士”呢!

  急躁、暴躁就更好理解了,很多年輕人患上了成功焦慮症,萬事趁早成為首選。因為夢想和現實差距太大,他們將規則和敬畏感扔到了一邊,鑽研歪門邪道厚黑學,急功近利。沒了學術靜氣、人格靜氣,造就了很多誇誇其談的“煎餅人”。

  滿足於一知半解,熱衷於假大空和外在虛華,原創力當然就會降低。有數據顯示,教育進展國際評估組織對全球21個國家的調查顯示,中國孩子的計算能力排名世界第一,而創造力卻排名倒數第五,恐怕與這種思維和現狀不無關係。

  更重要的是,淺薄成為時尚,就會讓厚重成為邊緣,加劇了學術發展、專業發展的庸俗化、市儈化和功利化。有錢就幹,沒錢就不幹,加劇社會文化的精神冷漠,以及學術文化的近親繁殖、幫派主義等。

  拯救和改善“煎餅人”現狀,就要讓公平本位、老實本位得到貨真價實的落實,讓考評機制多一些宏觀期待、遠景考察,而不是滿足於花拳繡腿。要讓人有時間、有心情,靜下心來,認真搞研究。什麼時候跑項目、善公關不再是社會時尚,“煎餅人受寵”的風氣和現狀就能得到較好的糾正!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