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本報刊發了有關黑停車場的調查報道。報道稱,未經政府管理部門備案審批,沒有合法手續就私自圈地收費的黑停車場在京城屢屢出現。有車主頗費周章地撥打舉報監督電話想證實某停車場合法與否,結果卻被交通委、發改委、城管部門踢來踢去,個別部門表示可以管的前提是車主可以確定舉報對象確屬黑停車場。
一個停車場究竟是黑是白,居然沒有哪一個管理部門能說清楚。如果管理部門都說不清楚,怎麼能要求車主作出判斷?
近年來,停車越來越成為不少城市有車一族的“心頭小患”,尤其是在北京這種寸土寸金的地方,有地兒停就不錯了,免費簡直是做夢。去年以來,為了緩解交通狀況和保護環境,北京市大幅提高了城區停車收費的額度,同時嚴查各種違法停車、亂停車行為,一時間“罰單很忙”。而事實上,北京市當時可以提供的合法車位只有機動車保有量的一半,這意味著什麼,無需贅言。於是一些人嗅到了“商機”,開始跑馬圈地,建起了停車場。如果確實按照有關規定履行了相關手續和程式,獲得了核準備案,自然無可厚非,問題是其中魚目混珠、圈塊地就開始收費的“黑戶”依然過得很滋潤。
而公眾為黑停車場的滋潤付出了不小的代價。比如,財產上的損失,不該交的停車費交了;精神上的鬱悶,想伸張正義卻找不到廟門;治安方面的隱患,不少車主跟停車場的管理員尤其是那些看起來不很規範的停車場管理員話不投機半句多,擦槍走火時有發生;居住環境方面的干擾,一些黑停車場肆意擴張地盤,有的車位竟然畫到了小區門口、人行道上……換句話說,黑停車場的幸福生活實際上犧牲了諸多車主的權益和社會治安狀況。
讓人不能理解的是,既然是寸土寸金之地,為什麼佔用一塊土地會如此容易和隨便?既然有核準備案的部門,為什麼說不清楚誰備案了誰獲批了?眾所週知,資訊公開是時下各級行政部門均需履行的責任和義務,面對黑停車場的亂象,公眾有權要求有關部門提供一份合法停車場的清單,收費標準也需一併公開。同時,應該設立一個統一的舉報電話,讓公眾可以隨時查詢到這份清單。這樣的工作真有多難嗎?這好比工商註冊一樣,把那些企業登記在案只是一個最基本要求。如果一些部門連心中有數都做不到,談何管理?
更值得警惕的是,停車場是依附於土地這種公共資源的使用權而存在的,而黑停車場的出現意味著一些人可以隨意利用公共資源為自己牟利。這是不是說,今後誰都可以隨便圈一塊地,投點兒資、搞點兒建設就可以創辦一個收費經營項目?比如建一個收費公園、蓋一棟房子出租出售?這跟“此路是我開,此樹是我栽”有什麼區別?若如此,再多的土地、再多的公共資源也不夠分吧?
不可否認,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會出現一些新問題需要有關部門去管理和應對。面對這些問題,如果有關部門不是積極主動去想辦法解決,而是能躲就躲,繞著問題走,以各種“不歸我管”為由把問題推給別人,那問題只會越積越多、越聚越大、越拖越嚴重。比如,同樣是近年來問題比較突出的網路購物糾紛、地溝油通往餐桌、校車安全,如果有關部門不是致力於網路購物規範的制定、地溝油檢測新方法的研製、統一嚴格的校車標準的制定和落實,而是如今日在黑停車場問題上這般集體打太極、踢皮球,不知還會有多少紛爭和侵權事件發生?
誰都知道管理是個麻煩事兒,得罪人的買賣誰也不願意幹,但對監管部門來說,還真不是不願意幹就可以不幹的。那些“吃皇糧”的人是不是該講點兒“江湖規矩”——親,小日子不要過得太省心好哇!(林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