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秋褲”的調侃也是對炫耀的反感

時間:2012-09-05 13:39   來源:齊魯晚報

  類似“秋褲”或“大褲衩”的調侃或許還將在其他地方出現。這些已經和正在流傳的笑話應該讓更多的人醒悟,在物質財富迅速積累的今天,我們在文化和觀念上的更新是不同步的,所以才引發了審美觀和財富觀的混亂。

  正在建設中的蘇州地標性建築“東方之門”因為雙塔相連的外形,被網民譏為“秋褲”,各種調侃和惡搞流傳網路,讓開發商尷尬不已。

  在開發商和城市規劃部門看來,“東方之門”應該是讓市民感到自豪的建築,據說這座建築是“世界最大門型建築”,同時還享有“中國第一大高樓”、“中國單位用鋼量最大的建築”等7項全國之最。作為一幢地標性建築,“東方之門”從設計到審批顯然都得到了嚴格的專業論證。在技術領域,一般公眾沒有置喙之地,但是建築外形是美還是醜,公眾的感受無疑更具分量,專業人員的標準未必就能得到認可。儘管開發商聲稱“東方之門”的設計靈感來源於蘇州的水陸城門,但大多數公眾聯想到的仍然是惡俗的“秋褲”,這是始料不及的。

  圍繞“東方之門”的糾葛,從表面上看是審美觀的衝突。一座雙塔連體的建築,有人看像城門,有人看像秋褲,因為審美本來就是主觀性的,很難說誰的觀感更準確一些。可以肯定的是,這座具有後現代主義風格的建築確實讓很多人感覺到不舒服。如果“東方之門”在最初的設計環節上中規中矩,或許就少了現在的一些雜音。但公眾的反感,也未必都是對標新立異的排斥,世界上不少城市都有造型奇特的建築最終成為城市的標誌,比如巴黎的埃菲爾鐵塔、雪梨的歌劇院。真正的美確實可以跨越階層乃至國界,逐漸獲得普遍的欣賞,如果“東方之門”確能體現蘇州城市文化,將來也許還有正名的那一天。

  現在公眾對“東方之門”進行調侃和惡搞,更多的是在表達情緒的不滿,而不單純是審美的排斥。“東方之門”體量巨大,這樣的摩天建築矗立在城市之中,顯現著財富睥睨一切的氣勢。它之所以在這個時代成為蘇州的地標性建築,不在於它像城門還是像秋褲,而在於它更能體現這座城市正在迅速積累的財富。在中國不少大城市,各種形狀的摩天大樓正在拔地而起,一些地方為了形象還在高度上暗自較勁。這種建築不單單承載了資本升值的夢想,也契合了城市管理者的願望。幾乎每一座地標性建築的背後都有政府的指導和支援,而大多數公眾的感受卻被忽略了。當所謂的地標性建築在眼前拔地而起時,公眾感受到的往往是陌生,仿佛面對不速之客的貿然闖入。

  據說未來3年,平均每5天就有一座摩天大樓在中國封頂,類似“秋褲”或“大褲衩”的調侃或許還將在其他地方出現。這些已經和正在流傳的笑話應該讓更多的人醒悟,在物質財富迅速積累的今天,我們在文化和觀念上的更新是不同步的,所以才引發了審美觀和財富觀的混亂。物質財富催生的膨脹感,已經讓不少人把持不住,禁不住地要炫耀一下,人有錢了想攀比手錶和箱包,城市有錢了想攀比摩天大樓。在發展相對失衡的今天,我們更應深思如何讓財富成為推動公益的動力,而不是某些人包裝和炫耀自己的標簽。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