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質監局最新發佈的公告顯示,被抽查的中小學校服樣品三成以上不合格。
這個結果可能會讓很多家長感到吃驚,校服的品質不只關乎學生的外在形象,也會影響到孩子的健康,無論校服的款式是否好看,總應該守住品質標準的底線。
實際上,校服品質問題不是新問題,也不是某一地某一校的問題,內蒙古自治區曾在2006年對中小學校校服進行過抽查,合格率僅佔4.8%;上海市質監局近日公佈校服抽查結果,抽樣合格率不足五成同樣令人吃驚。由此可見,校服的品質問題不見得都是教育管理部門或者學校的責任心問題,它的主要根源還在於其自身特殊的供銷渠道。目前,多數地方的教育管理部門對於校服的款式、價格、品質等雖有規範性的要求,但是校服的製作通常是由校方和企業以合同進行約定,校服從工廠到學校,缺少了市場環節,自然就很容易脫離監管。學校雖有批量採購的議價優勢,但終究是外行,一旦廠家在品質上做手腳,學校難以發現和追查責任。如果學校相關人員被廠家“公關”,原本就很脆弱的把關也靠不住了。
所以,要堅守校服品質底線,就必須改變目前從廠家到學校的點對點渠道,把品質監督這一環節“提前”,通過質監的產品才有資格進入招標市場或者學校。同時,在採購環節還應該引入社會和家長的第三方監督,最大限度地避免點對點的“內幕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