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第十七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召開。此次會議將審議有關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文件。連日來,“文化”話題,備受媒體和公眾關注。
正如“改革”是30多年來中國現代化建設的關鍵詞,在文化領域,“改革”二字同樣舉足輕重。只有在中國波瀾壯闊的改革圖景中,才能更深刻地理解文化體制改革的意義。哪有改革,哪就有新發展;哪有改革,哪就有新局面。
從明確劃分公益性文化事業和經營性文化產業,到鮮明提出文化的“兩種屬性”、“兩個效益”;從正確處理政府力量與社會力量的關係,到靈活運用文化與經濟不斷融合的趨勢,思路的開拓、觀念的突破、機制的創新,促進了文化的發展和繁榮。農村廣播電視“全覆蓋”, 1700多家博物館紀念館免費開放,國產電影2010年斬獲100億元票房……對於文化的改革和發展,事實比任何雄辯都更有說服力。
去年此時召開的五中全會上,胡錦濤同志諄諄告誡全黨,必須以更大決心和勇氣推進各領域改革。慶祝建黨90週年大會上,胡錦濤同志再次強調,要不失時機推進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文化體制改革,無疑就是改革的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需要以極大決心和勇氣推動。
作為改革整體的一部分,文化體制改革給其他個領域改革提供了難得的經驗。比如,對公益性事業和經營性產業的區分,在醫療衛生、教育、社會事務等很多領域都同樣存在。以醫療為例,既要建立普及基本的公共衛生服務,也要滿足多層次的醫療需求,協調好醫院、市場、患者等各方的利益,處理好公益性醫療事業與市場化醫療產業的關係。文化體制改革中對相關單位類型的清晰定位和準確認識、對其關係的合理把握和精確協調,對其他領域改革的深化,無疑有著相當程度的借鑒意義。
另一方面,文化體制的改革,也深化了對改革本身的認識。文化的外延和內涵,既複雜又模糊。在處理文化和經濟關係的同時,還要處理需求與市場、商品經濟和意識形態等關係。在這種情況下,能以“分類”概念明確不同文化實體性質,明確政府在文化事業和產業上不同的職能,才使得這一改革能在更大程度上贏得共識、更大範圍內順利推進。
這種“差異化”、“分類化”改革的思維,對於中國下一步的改革,同樣至關重要。走過30多年,中國改革已經進入深水區、攻堅期。在改革的問題上,“要改革”是共識,“如何改”卻還有待澄清。裹足不前絕不是最佳選擇,因地、因時、因勢制宜,各個領域不斷找到適合自己的改革方式,才能讓局部改革的涓涓細流,匯成整體改革的滔滔洪流。
更重要的是,文化體制改革,背後實際上是文化改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總體佈局,是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四位一體”的。文化領域的改革,不僅是改革的關鍵內容,更是改革不可或缺的一環,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佈局的重要組成部分。無論是“頂層設計”還是“路徑選擇”,文化體制改革都至關重要。
縱觀歷史,每個民族的崛起,都必然伴隨文化的繁榮。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文化的改革和發展同樣不可或缺。一個古老國家的現代化之路,本身就是一次廣泛而深刻的文化變革。文化體制改革帶來文化認識論的提升、文化發展觀的明細、文化能力建設的飛躍,這可說是中國文化走向復興的“破題”。破題之後的答卷,將書寫下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偉大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