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組織部和中央維穩辦22日至23日在雲南普洱召開做好新形勢下群眾工作經驗交流會。會議要求,認真落實中央關於做好新形勢下群眾工作的重要指示,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群眾工作,為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夯實組織基礎和群眾基礎。(《人民日報》)
2008年,普洱市孟連縣發生了震動全國的“7·19”事件。事件後,孟連縣黨委、政府深刻反思、汲取教訓,創新群眾工作方式方法,出現了經濟加快發展、社會和諧穩定、幹群團結一心的良好局面。李源潮指出,孟連的實踐充分說明,只要我們堅持執政為民,真正為民辦事,就能得到群眾的信賴和支援。基層黨組織和廣大基層幹部要從孟連的實踐中,認真汲取經驗,不斷增長為民服務的本領,切實做好新形勢下的群眾工作。
群眾事無小事,群眾利益大如天。當前我國正處在“十二五”發展的重要時期,如何實現經濟社會的科學發展,是各地工作的重中之重,需要下大力氣來謀劃、來推動。但是在發展的過程中,不能單純為了發展而發展,要在謀劃發展的同時,切實解決好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不斷調整不適應生產力發展的因素,從而保證人民群眾共用改革發展成果;要真正關注在改革發展過程中,出現的新問題、新矛盾,從小處著眼,把群眾的點滴小事放在心上,把基層的困難問題抓在手上,力爭把一個個小事解決好,把一個個小困難攻克掉,唯有如此,才能形成推動發展的強大合力,讓群眾在分享發展成果的同時,積極參與經濟社會發展。
民意反映民生、民生連著民心、民心凝聚民力。信訪渠道不暢,就會聽不到群眾真實的聲音,就會脫離群眾,脫離基層,時間長了,就會動搖黨的執政之基。但是,在個別地方、個別部門存在著群眾反映問題門難邁、話難說、臉難看的現象,不論你有多大的事,一律不讓進門,或將群眾往信訪部門推,從而導致致使問題久拖不決,小事變大事,易事變難事,小問題變成大問題、小信訪變成大事件。群眾的信訪都是由一件一件小事組成的,要暢通群眾訴求表達渠道,在傾聽民聲、問計於民上下功夫,建立完善經常性走訪聯繫群眾工作機制,定期到基層訪民情、聽民意;要暢通群眾舉報機制,通過設立舉報箱和熱線電話等形式,及時了解群眾反映的問題,進而掌握基層情況,為領導決策和解決問題提供依據;要健全矛盾糾紛排查調解機制,及時排查矛盾、分析矛盾、化解矛盾,進一步增強維護社會穩定工作的主動性、創造性。
信訪工作是政府和百姓溝通的橋梁,也是維護社會穩定的重要途徑。“立黨為公,執政為民”這是我黨的本質要求。對於領導幹部來說,重視不重視信訪工作,是檢驗領導幹部素質高不高的重要標誌;做好做不好信訪工作,是衡量一個地區、一個單位工作紮實不紮實的重要標準。一個不善於抓信訪工作的領導幹部,很難說是一個稱職的領導者。身懷愛民之心,萬事民為先,是領導幹部處理信訪問題的前提,只有這樣才能使十分棘手的信訪問題得到圓滿解決,才能體現共產黨人密切聯繫群眾、情為民所繫、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要突出抓好改進幹部作風這個關鍵,要堅持求真務實,建立機關幹部走訪基層制度、幹部直接聯繫群眾制度、幹部經常直接聽取群眾意見制度,立足群眾,想群眾所想,急群眾所急,解群眾所難,實實在在地解決實際問題,實實在在地為群眾提供服務。
人民群眾是我們黨的智慧和力量源泉。黨在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歷史時期,都是從人民群眾的實踐創造中汲取智慧,從人民群眾的發展要求中獲得力量的歷史過程。取得的發展成就離不開人民群眾,我們奮力開創更加美好的未來也離不開人民群眾。民意不可違、民智不可棄、民力不可失。當前,我國正處於發展的關鍵期和機遇期,我們唯有堅持群眾觀點不能丟、不能忘,不斷創新群眾工作方式方法,進一步密切黨群幹群關係,充分聽取民意、廣泛集中民智,才能凝聚各方智慧、聚集發展合力,也才能實現社會安定、經濟發展、民族團結、人民幸福的大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