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陞官德,民考宜重於官訓

時間:2011-11-16 10:27   來源:中國青年報

  官德非小事,容易引起輿論的關切。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通過民意中國網與搜狐新聞中心,近期對2880人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68.9%的人認為有必要培訓、提升公務員群體的職業道德水準,79.6%受訪者認為提陞官德關鍵靠公眾監督。(《中國青年報》11月15日)

  官德培訓是近期的一大熱門話題。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國家公務員局下發《公務員職業道德培訓大綱》,擬在“十二五”期間,對我國全體公務員進行職業道德輪訓,每人培訓不少於6學時。誠如一些受訪者所言,此舉是好事,至少意味著官德問題已提上了議事日程,引起了官方的重視。

  通過學習培訓,學習官德之理論體系,無疑可為提陞官德奠定基礎。官德說白了就是從政人員的倫理要求,在黨校等公務員培訓機構通過課堂教學的形式進行輪訓,有利於讓久違的官德問題重新進入各級官員的視野。理論培訓固然重要,但是紙上得來終覺淺,修過了學時,贏得了學分(許多地方的官員培訓已引進了學分制),未必就意味著官德一定得到了提升。曾記否,各級幹部教育培訓,不知花了多少納稅人的錢進行廉政教育、法制教育,不知有多少貪腐之官在國內外的各類學習中曾經贏得過高分,撰寫過品質不低的論文,但結果如何呢?某些貪官的墮落軌跡證實,他們文化水準越來越高,貪腐的花樣也越來越厲害,而涉貪的金額更是越來越嚇人。

  還是回到官德的話題上來,道德顯然是比法律更古老更長青的社會矯正器,因而顯得極為重要。官員作為服務者,其自身的道德水準高低尤為重要。即使是在文明社會的早期,也是十分注重為官者在賢德方面的考核權重的。比如司馬遷記載帝堯禪讓時,官德就是繼承人最重要的指標。堯要求舉薦繼承人,眾皆推薦虞舜。堯曰:“然,朕聞之。其何如?”岳曰:“盲者子。父頑,母嚚,弟傲,能和以孝……”堯曰:“吾其試哉。”於是堯妻之二女,觀其德於二女。最終確定舜為接班人,恰恰體現了“有德者居之”。

  我們的官員考核是繼承的“德才兼備”這一傳統的,不過實話說,德方面的要求仍然失之於軟、失之於空泛。而且即使“官之初性本善”,也並不意味著官德不隨著環境的變遷而有所損益。從一些落馬的貪官撰寫的懺悔錄之類的文字看,道德滑坡、人生觀扭曲作為最常見的說詞,我相信絕非是懺悔套話。

  79.6%受訪者認為提陞官德關鍵靠公眾監督,可謂號準了官德問題的脈。道德是一個奇怪的東西,並不天然地與高官位、高水準成正比例;官德看起來比民德要求更高,顯然又不宜神秘化且自外於民德。而民德與官德的互動的好處更在於,要通過民眾的監督來參與對官德的矯正與考評。對官德的考核,不能滿足於官方體系內部的學分評定、體制內的自我鑒定,而應充分想到官德體系的開放性。只有在官德的評價中加大民眾評分的權重,才能避免官德的虛置化,才能有助於走出帶病者上位、缺德者提拔的怪圈。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