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估發現,79.45%的部委網站、87.5%的省級網站、91.5%的地市網站、92.44%的區縣網站,以及90.8%的國家級開發區網站都存在資訊和服務失效等問題。部分政府網站存在服務要素資源匱乏、深度有限、內容更新不及時等問題,服務實用性低。(12月4日《南方日報》)
網上消費、網上辦公成為快節奏城市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政府網站的開設也是當下政府部門變革工作方式的首要手段。網上民調、政務公開成為了民眾監督和參政的重要亮點,網站理應成為與時俱進的和諧政治的穩壓器。然而,很多政府部門開設工作網站只是三分鐘熱度,一開始大張旗鼓,搞得好像要從此改變工作作風、改變工作方法一樣,後來就泥牛入海,再也沒有更新過。很多政府網站界面做得很好看,一點擊具體內容都是些陳年往事。或者還有些政府網站做得很不正規,讓網友一進去有些不知所云。
網路給了民眾極大的參政主動權,可是空蕩蕩的政府網站卻結結實實地給大夥吃了個閉門羹。究其原因無非是三種類型:第一種是跟風型。某些政府部門只是為了“趕時髦”,瞅著其他單位都開設了門戶網站,當然自己也不能落下,等新鮮勁一過就拋之腦後。第二種是被迫型。某些單位可能是因上面文件要求政務公開而被迫開設網站,把網站當做政務公開的政績來抓,當然,所謂公開的資訊都是經過反覆推敲才可以拿上臺面,民眾質疑也只能是來一句“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第三種是無奈型。某些單位倒是很想搞好單位網站,可惜專門的部門負責網站維護,也缺乏資訊專業人才,只能是十指攤開,愛莫能助。
政府網站要想持久維護運作還需要專門立法,制定規章制度,強制執行。只有政府網站更新維護,並緊跟工作實際成為一種常態,才能夠真正發揮公眾的網路監督作用。周立波說過,讓沒有權力的人去監督有權力的人,這是一個神話。而政府網站資訊時效差、缺乏監督價值正是這種尷尬所在,讓公眾知道政府部門的工作開展情況,這也是網路政務公開能夠真正落到實處的關鍵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