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道歉制度化值得推廣

時間:2012-07-20 10:36   來源:羊城晚報

  一個人做錯了事,道個歉,很平常;一級政府或部門做錯了事,卻很少見到公開道歉。報載,由珠海市人大常委會、市依法治市辦等單位日前所做的課題報告提議“建立政府失信行為致歉制度”,要求政府及其部門對其重大失信行為,應通過新聞媒體向社會公開致歉,並將此制度常態化,以加快誠信政府建設。

  道歉,確實讓人感到尷尬、難堪、被動和不好意思。尤其是讓政府形成“制度化道歉”,錯了,就須向公眾認錯,做到這一步,真的要承受巨大的“形象壓力”,甚至會受到行政批評和公共問責。

  但這僅是硬幣的一面,在另一面,當政府能對自己的錯誤主動說“我錯了”的時候,其道歉的態度越誠懇、主動、豁達,就越能創造出意想不到的效果。

  其一,給公眾樹立一種有錯就改的精神正能量,而不是犯了錯誤,蓄意掩飾、弄虛作假,這樣,就能讓豁達人格和真誠品質得到積極引領。其二,體現出實事求是的負責精神,只有敢於道歉、不懼道歉,道歉者才能將其不足、“痛心疾首的教訓”,化為下階段的動力,有助於未來工作的拓展。其三,道歉更會對公務人員形成一種“壓力和形象倒逼”,迫使公務員更加嚴謹自律。其四,也是對行政和社會發展規律的一種敬畏和服膺。政府不是“神”,只要工作,總會出現失誤,犯錯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錯,更無所謂改錯。

  一個小道歉,做好了,真的就能塑造出種種正效應。

  尤需強調的是,現在進入了網路社會、大眾麥克風時代,資訊傳播力非常強大,幾乎到了無縫不入的程度,公眾多是“順風耳”、“千里眼”,以控制輿論回避錯誤和負面消息,註定會更為被動。與其等待亡羊補牢,何不主動積極一點、該道歉時就道歉呢?正如有論者所言:“政府失信後主動致歉,不會自降形象,失去信用,反而會在人民群眾心中加分。因為在網路發達的今天,政府不主動認錯,人民群眾也會知道。”珠海率先探索制度化道歉,這是一種“觀念先行”,更是一種值得欣賞的改革勇氣。

  有理由相信,有了“政府失信行為致歉制度”,政府善於、勇於在錯誤中汲取營養,政府的公信力、親和力以及為民服務的坦蕩胸懷,都能得到更大幅度的提升。(劉克梅)

編輯:許娜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