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文明建設 權力劃界

時間:2012-11-05 10:51   來源:中國青年報

  政治文明的建設需要一個過程,但我們不能消極等待,只有經過一代一代人的不懈努力,人類歷史上全新的社會主義民主制度才會逐步形成。

  黨的十六大把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確立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目標。這是我們黨在全國代表大會的文件中,第一次對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作出部署。表明我們黨對人類社會發展規律、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規律的認識在不斷深化,同時也標誌著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

  十六大以來的10年,政治體制改革的進程看似波瀾不驚,但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每一項舉措,都在有力地撬動著政治文明的前行,我們的政治生活正在發生著巨大變化。

  充分發揮法治的作用

  “國無常強,無常弱。奉法者強,則國強;奉法者弱,則國弱。” 依法治國是現代政治文明的重要標誌,對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發展人民民主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2002年12月4日,胡錦濤在首都各界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公佈施行20週年大會上指出,“在整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進程中,我們都要堅持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

  十六大以來,黨中央堅持把貫徹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積極推進社會主義民主制度化、規範化、程式化,充分發揮法治在國家和社會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堅持依法治國,首先必須有法可依。為了實現到2010年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立法工作目標,十六大以來,堅持科學發展觀,堅持科學立法、民主立法和公正立法,不斷加強立法工作。

  2004年3月10日,“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正式寫入憲法,標誌著人權由一個政治概念上升為法律概念,體現了我們黨堅持以人為本,踐行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科學執政理念與國家意志和人民願望的一致性,體現了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人權”入憲,使立法更加注重人文關懷和民生關切。

  10年來,按照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需要,我們加強了促進科學發展、深化改革開放、保護資源環境等在法律體系中起支架作用的法律的立法,如制定企業國有資產法、侵權責任法和反壟斷法等,同時也加強了保障和改善民生、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加強政府建設等社會領域的立法,如出臺社會保險法、食品安全法和就業促進法等。

  據統計,到2010年年底,我國制定現行有傚法律已達239件、行政法規690多件、地方性法規8600多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業已形成,國家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基本上做到有法可依。

  “政府的自我革命”

  堅持依法治國,最為關鍵的是堅持依法行政。不同於西方,由於歷史傳統和體制方面的原因,中國的政府在經濟社會發展中幾乎擔負著“全能”的職責,與人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緊密相關。依法行政,推動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是政治體制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深化改革的關鍵,也是人民群眾的迫切呼聲。

  2004年3月22日,國務院頒布了《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明確提出了經過10年左右堅持不懈的努力,基本實現建設法治政府的目標:政企分開、政事分開,政府與市場、政府與社會的關係基本理順,政府的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基本到位,等等。

  適應依法行政的要求,2004年7月1日,世界上第一部專門的《行政許可法》應運而生。行政許可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行政審批,它不僅嚴格控制了政府行政許可的設定權,而且明確規定了行政許可事項的範圍。它的實施,真正帶來了一場“政府的自我革命”,使依法行政從概念變成人們日常生活的切實感受。

  以前,為了一個項目的“審批”,人們往往要跑幾十個部門、蓋上百個公章,依照行政許可法,需要行政機關內設多個機構辦理的行政審批,現在確定應由一個機構統一受理申請;過去,“跑審批”費勁兒還沒少破費,《行政許可法》規定,除了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以外,不得收取任何費用;《行政許可法》還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依法取得的行政許可受法律保護……

  《行政許可法》的實施,推動了行政管理方式的創新,“一條龍辦公”、“政務超市”、網上辦理等,如雨後春筍般涌現,大大提高了行政審批的效率,辦理項目開工手續的時間一下子由過去的一年,縮短到現在的100天以內。

  以此為契機,10年來,國務院部門經過5次清理,共取消和調整行政審批項目2183項,佔原有總數60.6%,各省區市取消調整了36986項,佔原總數68.2%。行政審批制度的改革,為權力劃界、推動“官本位”、“權本位”向“責本位”的轉變,成為轉變政府職能、推進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重要突破口。

  與此同時,著眼于責任追究的行政執法責任制也開始廣泛推行。2005年7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推行行政執法責任制的若干意見》,對推行行政執法責任製作了全面部署。通過強化行政執法責任追究,開展多種形式執法檢查,有效地規範了執法行為,提高了執法的公信力。特別是2008年《政府資訊公開條例》的實施,“以公開為原則,不公開為例外”,進一步提高了政府工作透明度和工作效率。

  1992年鄧小平在視察南方談話中曾說過,“恐怕再有30年的時間,我們才會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在這個制度下的方針、政策,也將更加定型化。”政治文明的建設需要一個過程,但我們不能消極等待,只有經過一代一代人的不懈努力,人類歷史上全新的社會主義民主制度才會逐步形成。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