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0月19日電 新加坡《聯合早報》19日刊文說,2001年布希發動阿富汗戰爭,希望以最少時間與兵力推翻塔利班政府,誰料中了塔利班之計,等奧巴馬回轉頭來把打恐重心轉移到阿富汗戰場時,塔利班又重新崛起,滋生了強大的“巴基斯坦塔利班”。阿富汗新任總指揮彼得雷烏斯希望在戰場交出成績,以便於美國撤軍,將對塔利班採取了“以戰逼和”的戰略。
文章摘編如下:
2001年布希發動阿富汗戰爭,派出特種部隊在馬背上使用電腦作戰,電腦調來轟炸機與直升飛機(甚至洲際導彈)來消滅塔利班對北阿富汗非普什圖軍閥南下聯軍的抵抗,以最少時間與兵力推翻塔利班政府、建立以卡爾扎伊為首的政權。
這一布希想像中的“勝利”促使他于2003年春進軍巴格達,推翻薩達姆·侯賽因政權,于2003年5月1日駕駛戰鬥機降落到“林肯”號航空母艦上宣佈“mission accomplished(大功告成)”。誰知好景不長,出現了遜尼人和什葉人之間的流血衝突,又加“伊拉克卡伊達”領導的抗美武裝鬥爭,使美軍陷入泥沼。
與此同時,美國將領中出現“巧強力”的能工巧匠,打恐專家彼得雷烏斯(David Petraeus)將軍排除異議,與手上有美國人鮮血的遜尼鬥士結成為盟友,又用金錢收買了遜尼部落領袖,打垮了“伊拉克卡伊達”,扭轉了局面。
總的來看,美國打這場伊拉克戰爭是失敗的,是布希中了塔利班之計。等奧巴馬回轉頭來把打恐重心轉移到阿富巴戰場時,塔利班又重新崛起,其影響擴大到阿富汗大部分,滋生了強大的“巴基斯坦塔利班”,把布希的“大功告成”一筆勾銷了。
奧巴馬為了增兵,對前線作戰部隊提出許多苛刻條件,一是不許傷害平民,另一是明年7月起從阿富汗撤軍,正像中國俗話所說:“又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奧巴馬任命“巧強力”能將彼得雷烏斯為阿富汗總指揮,卻沒答應撤銷7月開始撤軍的期限。
胸有抱負的彼得雷烏斯是“激流換馬”而上、“知難而進”的。他于7月初上任,12月要在白宮的高層阿富汗和巴基斯坦戰場進程檢討會議上交出成績,明年7月要造成便利美國開始撤軍的良好空氣,真是“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他以高智商回敬塔利班,對塔利班採取了“以戰逼和”的戰略。(黃綺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