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磚國家合作機制初步成型

時間:2011-04-21 14:13   來源:新京報

  如果沒有政治上的求同,就難以消弭經濟合作中的差異。金磚國家合作機制雖然並非政治集團,卻可以探索超越政治集團的更新制度。

  4月14日上午,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三次會晤在海南三亞舉行,會後五國聯合發表了《三亞宣言》,反映了五國在會晤各項議題上的共識。

  從2001年金磚國家概念被高盛的經濟學家奧尼爾提出到今天,整10年過去了。金磚國家從一個帶有噱頭的新聞概念,逐漸成為了一個開放的合作機制。這個機制之所以受到國際社會的關注,一部分原因是目前的經濟總量和人口總量,另一部分原因則是其面向未來的高成長性。

  但是我們更應該意識到,在差異化中尋求共同繁榮,是目前金磚國家最重要的任務。因為金磚國家往往是工業化的後發國家,發展的時間和空間要求都更緊迫,與發達國家的發展路徑必然不同,無法複製。另一方面,在金磚國家之間,其實也存在著巨大的差異。從產業結構上看,俄羅斯是能源大國,巴西和南非礦產資源豐富,中國製造業較強,印度擅長軟體業和服務業。不同的產業結構決定了不同的發展模式,自然會形成不同的利益訴求。

  BRICS英文其實是“磚”,之所以被稱之為“金磚”,當然是全世界看到這五個國家的發展潛力。但是形容詞是會隨著發展的方式發生變化的。要想增強金磚成色,就需要制度創新。因為金磚國家機制從一開始,就被定義為一個開放的對話機制,有別於傳統的區域政治經濟組織或者安全集團。目前這五個國家都應該意識到,金磚合作機制初步成型,僅僅只是完成了一個結構上的組合。各國在這一機制中,勢必要尋求一種新的合作模式。

  因此,在此次《三亞宣言》中,我們看到了五國在國際政治和經濟舞臺上從被動的參與者,正在成為主動的議題設計者。以經濟影響力見長的金磚國家,正更加關注世界範圍內政治和社會發展問題。在《三亞宣言》中,各國所發表的看法,從日本核電站到西亞北非局勢,再到反對恐怖主義,幾乎涉及五國政治、社會和安全的各方面,也涉及當前世界政治舞臺的所有話題。這顯示了五國開始在政治問題上關注共同問題,並照顧各自的利益需求。

  看法是行動力的基礎,目前金磚國家正在將自身對世界的認識,轉化為更加充分的行動力。在《三亞宣言》中,我們也看到了具體的行動計劃。這種行動方案基本上可以認作是各國協調立場採取共同措施的前奏,而且協調的立場不光包括經濟,也涉及政治、安全,並適當拓展到教育、文化交流。這也意味著,金磚國家正在努力落實經濟合作機制,拓展政治、安全等領域的立場協調。

  上述二者都是制度創新過程中的基礎和必然環節。因為一种經濟合作機制,在發展過程中,無法擺脫國際政治環境的影響。在分享資源、勞動力和資金的同時,也必然會形成在政治上的合作。換言之,如果沒有政治上的求同,就難以消弭經濟合作中的差異。從這個意義上說,金磚國家合作機制雖然並非政治集團,卻可以探索超越政治集團的更新制度,這種制度對於未來的跨區域合作,有很明顯的示範效應。(石嘉)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