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6日,在美國紐約曼哈頓的祖科蒂公園,一名抗議者坐在紙盒中,在盒子的四週涂寫標語。新華社記者鄧堅攝
目前,轟轟烈烈的“佔領華爾街”運動正從紐約擴散向美國各地,從紐約、芝加哥、洛杉磯等金融中心擴散到政治中心華盛頓,從“一線城市”逐漸向中小城市擴散,越來越多的人加入了抗議的隊伍,那麼,美國是否真的很快會像抗議者提出的“全部佔領”?“佔領華爾街”運動的熱度還能保持多久?本網那個來連線中國國際廣播電臺環球資訊廣播駐美國記者韓曙介紹詳細情況。
主持人:韓曙,首先請你給我們介紹一下“佔領華爾街”運動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的發展情況?
記者:從6號開始,一群抗議者進駐華盛頓市中心的“自由廣場”,高喊“佔領、佔領”的口號,向“朽壞的華爾街、貪婪的大公司、進行私下交易的政客、執著于戰爭的美國政府”表達不滿情緒。抗議者說,他們已經從市政方面得到許可,能夠一直示威到9號,但他們將盡可能地延長這場“佔領活動”。
然而,和日前發生在希臘等國較為激烈的示威活動相比,這場“佔領活動”卻非常平和。示威者只是揮舞標語高喊口號,而警察也僅在一旁觀望。不時有旅遊者停下拍照,西裝革履的上班族也趁午休到廣場上給示威者打打氣。示威活動和人們的正常生活仿佛兩條不相交的鐵軌,並行不悖。
這也許在暗示著,“佔領華爾街”運動只是人們的情緒宣泄,只是日子的調味品,並不會成為生活的一種常態。
主持人:那根據你掌握的情況,“佔領華爾街”運動的熱度還能保持多久?
記者:在參與抗議活動的人群中,絕大多數是失業者、退伍士兵和學生。他們位於社會的中下階層,對金融行業的壟斷、持續長久的戰爭的厭惡以及對醫療、就業、上學的要求都簡單直接。然而,他們並不是美國政治生活中能夠發出最大聲音的人群,也不是美國社會中流砥柱的中產階層。從人數和影響力來看,他們都難以佔據上風。而美國也是一個對抗議活動見慣不怪的國家,持續時間較長的抗議活動也並不稀奇。
另外,抗議人群的訴求可以說千奇百怪,想法和政治傾向各不統一。在記者的採訪中看到,有人希望“砸碎華爾街”,有人打出大幅標語“用戰爭經費創造就業崗位”,有人吶喊著“發展清潔能源”,有人要求“立刻進行醫改”;也有人說“醫改便宜了保險公司”,有人嚷嚷著“支援奧巴馬對富人徵稅”,但對面就是一副標語“奧巴馬立刻下臺”。除了統一的“佔領”口號之外,抗議活動仿佛是各種觀點的大賣場,而“賣主”只求讓自己的聲音能夠被人聽見,並沒有“強行推銷”的打算。
與此同時,佔領者的經濟問題目前看來也缺乏可持續性。大部分“佔領者”都帶著睡袋席地而臥,而食物、飲水在很大程度上都靠捐贈。眼看冬天就要到來,惡劣的天氣將在很大程度上考驗“佔領者”的耐性。而隨著普通民眾對這股熱潮的興趣逐漸降溫,抗議活動很可能漸漸煙消雲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