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29日,就在歐洲金融穩定基金的首席執行官克勞斯雷格林赴北京訪問的時候,《經濟學人》雜誌刊發名為《中國將來馳援?》的文章,指出雷格林此行僅僅是一個交易的開始,“中國絕對不是一個‘無聲’的金錢來源,但是對歐洲而言,作出許多政治交換,就不是在吸引商業投資了。也就是說歐洲很難再宣稱義大利和西班牙國債是令人放心的投資品。”《經濟學人》清楚地說明,如果中國來購買歐債不是一次商業投資,而是一種政治援助,這才是歐洲對中國所需的實際。
事情的發展,證明了《經濟學人》的前瞻性,G20巴黎峰會,中國領導人一方面表達了對歐洲的殷切關心,另一方面也絕口不提是否會購買歐債,救援歐洲。更為明確的消息來自財政部和人民銀行,11月2日,兩大核心經濟部門的高官同時喊話,“中國尚無救援歐洲債務危機的具體方案。”這一表態,實際是清楚地給出了一個模糊未定的可能。在G 20峰會的公報中,人們並未發現具體的歐洲債務危機的應對措施。11月4日,希臘總理帕潘德里歐宣佈政府解散,11月9日,義大利總理貝盧斯科尼也宣佈將辭職。這清楚地表明,這次危機已經不再只是經濟危機,而是一場政治危機。救援歐洲,不僅對於中國而言,是一場政治買賣,對於歐洲自身而言,也同樣是一場政治談判。
通過對外援助增加戰略收益
救還是不救?這是個問題,就像中文危機一詞一樣,危險永遠與機會相伴。在中國國內各種問題矛盾糾結不清的時候,如何參與歐債救援更大程度上是一個戰略選擇,但就像其他問題一樣,中國所有的國際戰略選擇又和國內政策調整息息相關。
尋求救援,對於歐洲來說並不陌生,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國際援助就發生在歐洲,1947年開始的馬歇爾計劃歷時四年,援助總額高達130億美元,算上通貨膨脹的因素,約等於現在的1300億美元。如此高額的援助,最後帶來了戰後歐洲的復興。當然援助他國對中國而言,也不是陌生的事情,國新辦發佈的《中國的海外援助》中統計,截止到2009年底,中國累計提供海外援助的資金達到2562 .9億人民幣。遍及五大洲,161個國家。而且中國對外援助實際上開始於上世紀50年代,一直沒有停止過。即使在1959-1962年的三年困難時期,中國仍然開展對外援助,其中就包括1960年無償援助幾內亞大米一萬噸,援助阿爾巴尼亞小麥1 .5萬噸。這種不計成本的大規模對外援助根源於冷戰的環境。以政治態度來確定對外援助,而不是以國家利益的得失或人道主義進行考量。這樣的援助看重的不是通過援助,確定未來的實際戰略收益,而是著重于政治立場上暫時的一致化。比如中國對越南的援助,是持續最長時間的對外援助,從1950-1974年共計24年,花費無數。從最後實際的戰略利益來看,實際中國得之甚少。對阿爾巴尼亞的援助更是如此,中國累計援助阿爾巴尼亞近100億人民幣,但是更多的是在意識形態上得到一定支援,在實際的外交戰略上,並沒有太大的收益。而且這種援助也沒有形成有效的長期戰略關係,不管是越南還是阿爾巴尼亞,在後來都因為意識形態的衝突最終交惡。
國際社會,有著種種錯綜複雜的關係,但是從根本而言,還是一切以國家利益為原則。美國雖然和歐洲在意識形態上一致,但是這並沒有使得美國在實行馬歇爾計劃時放棄任何美國利益可以擴張的機會。通過馬歇爾計劃,美國成功地把美元推進歐洲。成為國際結算貨幣。同時通過具體的項目合作,使得美國在歐洲各國長期駐軍,確保了美國力量的長期海外存在。這些都促進了美國的國家利益擴張。中國想要真正崛起,就必須要學會通過對外援助確定自己的戰略目的;增加自己的戰略收益;擴張國家利益。這一課是無法避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