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最近做了一個調查,請網民選擇一個詞來表述對周邊國家的印象。結果絕大多數網民對緬甸都選擇了“玉石”。這樣的選擇沒有什麼出人意料之處,但有趣的是,在列出的一些代表緬甸的詞語中還有“親華”一詞,而選擇這個詞的網民寥寥無幾。
中國老百姓對中緬關係的認知應當說是符合實際的。儘管緬甸是我們的近鄰,與我們有著非常緊密的關係,但對中緬關係的認知恐怕不能脫離緬甸的實際,更不能脫離緬甸與國際社會,尤其是與美國等西方國家關係這一大背景。
觀察緬甸,既要考慮我們的利益,也要能設身處地從緬甸的角度來看一些問題,更要注意美國等西方國家的對緬政策及其變化可能產生的後續影響。
我們在談論世界局勢時,常會提及多極化趨勢。即便新興市場國家的群體性崛起已經成為多極化的重要標誌之一,但在國際金融領域,西方仍然佔據著主導地位。這也是西方國家總以金融或經濟制裁作為推進其價值觀傳播的“利器”的原因。在當今這個經濟全球化的世界中,與外界金融聯繫的隔離等於堵截發展的出路,是被釜底抽薪。制裁對於像緬甸這樣的弱國來說,無疑是致命的打擊。
筆者不久前曾有機會去緬甸採訪,切身體會到西方的制裁對這個國家造成了怎樣的傷害。緬甸的銀行系統幾乎與外界隔離,沒有哪個西方金融公司或銀行能在緬甸開展業務;緬甸原本還頗有些基礎的製造業也幾乎癱瘓。有緬甸朋友告訴我,2003年時,緬甸有三四百家服裝鞋襪的加工廠,相當一部分是接美歐的訂單。由於制裁,這些工廠幾乎全部停工。有很多工人去泰國、馬來西亞打工,也有去做女傭的,還有一部分去做了按摩女。
西方的制裁不僅使緬甸被隔絕於國際社會之外,甚至不能成為一個正常的東盟成員,也加大了其國內貧富差距,致使社會不穩。比如,失去了製造業的發展機會,就等於是斷了窮人提升生活水準的道路。這個國家開始出現貧富兩極的嚴重分化,國內變革的要求也因此不斷加大。
緬甸還有點更特殊的地方。表面看,緬甸受西方制裁,是一個被封閉的國家。可實際上,緬甸卻又是一個有一定開放度的國家。緬甸希望發展經濟,但由於受美歐制裁,金融與經濟上與外界隔絕。但是在緬甸很多著名的旅遊點,又都可以看見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緬甸與東盟國家也保持著一定程度的聯繫。在泰國,媒體上常有發自緬甸的深度報道和新聞分析。而大量到泰國、馬來西亞等國打工的緬甸人,更是將外部世界的資訊帶回了國內。緬甸國內的反對黨力量也相當強大,昂山素季雖被軟禁,但她在國內外都有很多追隨者,影響力很大。許多在海外的緬甸人士也相當活躍。此外,緬甸由於曾受英國殖民,很多人懂英語,這是他們了解外部世界資訊的重要工具。變革要求不斷上升促使緬甸不斷形成“半開半合”的局面。
去年春天,緬甸政府開始了變革的進程。緬甸政府的目標是很清楚的,通過變革提升緬甸的國際地位,讓緬甸經濟活起來,其中最關鍵的問題是促使西方解除制裁。因此,緬甸的變革進程又充滿了與美國等西方國家的“討價還價”。
從截至目前的變化看,緬甸政府的確順應了西方的一些呼應,比如釋放了一些所謂的“政治犯”,允許昂山素季領導的反對黨註冊成為合法政黨並參加選舉,解除對一些國外網站的封堵,等等,但又因為“做得還不夠”,尚未得到解除制裁的許諾。西方的門似乎已經開了一點,比如美國、英國都拿出了一些錢,給予緬甸小額援助,用於民生和環保等項目。與此同時,緬甸官員也在不同的場合明確表示,緬甸不可能完全按照西方的指揮棒走。
西方與緬甸的博弈發展到今天這一步,已經具有很強的戰略意味。美國官員在訪緬時已經將條件講得十分清楚,其中主要有兩點,一是釋放所有的“政治犯”,二是斷絕與朝鮮的軍事關係。
把這兩點放到美國“重返亞洲”的大背景下觀察可以看出,美國顯然希望借緬甸的變化,在東南亞和亞洲樹立起“民主自由的旗幟”,同時進一步鞏固其在亞洲的主導地位。不過,第一個條件涉及了緬甸的內政,第二個條件則主要與美國的亞太戰略相關。這一步如果按照美國的目標走出去,勢必會影響到亞洲未來安全格局的演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