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政治制度決定經濟成敗?

時間:2012-03-19 11:35   來源:新華網

  【英國《金融時報》 3月3日文章】題:國家財富:政治制度是國家經濟成功的關鍵嗎?

  為什麼有些社會民主、繁榮而穩定,有些國家卻專制、貧窮而動蕩?這些也許是社會學領域最重要的問題。

  這本論著(《國家為何失敗:強大、繁榮與貧困的根源》)發人深省,兩位作者麻省理工學院的達龍·阿傑姆奧盧和哈佛大學的詹姆斯·魯濱遜確信答案在於政治。他們認為:“國家的經濟成功程度不同,是由於制度不同、影響經濟運作狀況的規則不同、激勵民眾的獎勵手段不同。”歸根結底,這些都是政治的產物。

  兩种經濟制度的區別

  《國家為何失敗》闡釋的是“掠奪型” 與“普惠型”經濟制度的區別。前者的目的是犧牲大眾利益來確保少數人的富裕。後者的宗旨是讓所有人平等地參與經濟。奴隸制和封建制度都是掠奪型的經濟制度。法治市場經濟是普惠型的經濟制度。

  是什麼因素決定了這些經濟制度?為了回答這個問題,該書比較了“掠奪型”與“普惠型”的政治制度。普惠型制度的標誌性特徵是集權伴以多元主義:政府必須強大到足以制約個人力量,同時又受廣泛共用的政治權力控制。其他所有政治格局都是“掠奪型”的。

  因此,該書的論點是,掠奪型的政治制度會創造出掠奪型的經濟制度,而普惠型的政治制度會創造出普惠型的經濟制度。

  此外,這兩種選擇都會獲得明確反饋。如果少數人把持著政治制度,他們就會操控經濟活動以滿足自身利益。這反過來促使掌權者極力維護自己的權力,同時促使其他人極力取而代之。在普惠型的政治制度下,由於大家可以通過自願交換達到很高的生活水準,所以政治活動遠沒有那麼艱險,也比較穩定。如同18 世紀和19世紀的英國輝格黨和自由黨一樣.兩位作者把1689年的英格蘭 “光榮革命”視作該國堅決轉向普惠型政治和經濟制度的轉捩點。他們認為這是工業革命和世界轉型的開端。

  不過,輝格黨認為進步不可阻擋,但兩位作者並未採納這一觀點。歷史上確實會出現某些關鍵接合點。但是,結果“歷來都無法確定,即便我們事後認為許多歷史事件是不可避免的,歷史的道路也還是偶然的。不過,一旦得以確立,普惠型經濟和政治制度往往會形成良性迴圈,一個積極反饋的進程,使得這些制度更有可能持久存在甚至擴張”。這是輝格黨歷史觀附加條件的版本。 

編輯:樊玉嬌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