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看美國如何用制裁綁架世界

時間:2012-07-04 13:48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美國國務卿克林頓近日稱,鋻於中國和新加坡大幅減少伊朗原油進口,決定將中新兩國列入伊朗石油制裁豁免名單,觀察期半年並可延長。中新自此“榮幸”加入今年初以來美國炮製的那份長長的“大赦”名單。近來中東局勢劍拔弩張,美國對伊朗圍而不打,為切斷其經濟命脈,發動困堵伊朗的石油戰,用制裁大棒威逼其他國家遠離伊朗的石油,進而上演一齣綁架世界的美式肥皂劇。

  美伊矛盾由來已久,美國不喜歡伊朗,也不準別人接近伊朗。於是美國找準機會施展乾坤大挪移,將美伊矛盾演變為國際社會與伊朗的矛盾,將美伊恩怨轉化為世界與伊朗之間的恩怨。美國搖身一變,成了整個國際社會的代言人,美國的喜好和國內法,就是世界的喜好和國際法,世界因此被美國綁架。一旦發現某國在未徵得其首肯的情況下與伊朗做石油生意,就會受到美國的懲罰。這種國際關係中的株連法則仍舊陰魂不散,不僅在國際社會製造混亂,使其他國家不得不看美國的臉色行事,更會對其他國家正常的貿易活動造成傷害。

  去年底,美國單方面擴大對伊朗的經濟制裁,禁止外國金融機構與伊朗中央銀行有業務往來。歐盟緊跟其後,自今年7月1日起對伊朗實行石油禁運,“倒伊”的國際聯盟自此形成。此前,歐盟成員國在該問題上存在較大分歧。因為一旦停止從伊朗進口石油,一些國家將不得不以更高價格從其他地方買油,這對舉步維艱的歐洲經濟無異於雪上加霜。

  伊朗目前是全球第四大產油國、歐佩克第三大石油出口國。石油和天然氣出口利潤佔到伊朗經濟收入的80%。美國的制裁,預計會讓伊朗政府的財政收入減少20%至30%。克林頓說,伊朗原油出口數量已經從去年同期的每天250萬桶,減少到了目前的每天150萬桶,預計全年原油貿易收入會損失320億美元。

  美歐相繼制裁之後,中國將何去何從?中國外交部表示,反對一國根據其國內法對另一國實施單邊制裁,更不會接受將單邊制裁強加於第三國的做法。

  美國此次對中國做出的豁免決定背景複雜:一方面,美國拖到最後一分鐘才宣佈豁免中國,希望中國不要購買伊朗原油,並能夠在伊核談判中發揮更大作用。另一方面,美國也不願冒與中國交惡的風險。

  奧巴馬政府強調美國的石油獨立,試圖減少對中東地區的石油依賴,以增加要挾他國的籌碼。作為新興的發展中大國,中國卻需要穩定的石油供應來維繫自身的經濟發展。嚴峻的現實是,西方的石油巨頭已經將世界的油氣資源肥肉瓜分殆盡,中國只能見縫插針地尋求油源,但這些產油國不少又碰巧是美國不喜歡的“問題國家”,必然遭到美國的排擠。

  美雖然宣稱對伊朗奉行的是“談”與“壓”的雙軌政策,但更偏重用後者。近來,為給予伊朗經濟致命一擊,逼伊朗就範,不惜擴大制裁範圍與對象,甚至陷入“為制裁而制裁”怪圈。從某種意義上,“制裁”已從解決伊朗核問題的手段,演變成被美國玩弄于股掌間、翻雲覆雨的政治把戲。(作者阮宗澤為本報特約評論員、《國際問題研究》主編)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